跨界微电影
如果你问我,这几年教育实践中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我告诉你,一定是我的班级微电影。这个做法,跨界融合了微电影和班级管理,在班级内通过引领学生拍摄主题微电影,用角色塑造的方式,活化学生自身的资源,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个做法并不新鲜,我只是在大家的做法上做了一些改变。可是,小改变会带来大不同,小雪球会越滚越大。许多教师都会用手机、相机等工具记录学生的在校生活,待到学生毕业时把这些素材做成毕业光盘送给他们。在我送走第一个班级时,我也尝试了这样的做法,学生们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无论学生多么喜欢这样的内容,那也只能是过去式,那些镜头只是客观记录了我们做过的事情,似乎让人更多地陷入一种对过去的怀念,而很难激发人们对未来的热情。
因而,我想把这个常用的方式做些调整。传统意义上,教师是在学业的终点来做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调整一下顺序,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做。从反馈的周期来看,周期越短越利于目标的达成和巩固。从镜头的内容来说,一般都是一些写实的内容,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电影元素,为学生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以往这样的工作都是由班主任完成,现实生活中班级管理琐碎而繁重,是否可以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让学生自主完成呢?
这样的思考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在中途接手第二个班级的时候,我就在等候机会践行这样的思考。为此,我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一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愿意尝试陌生的领域,开拓新的疆土。同时,我抓住新班组建后第一次元旦迎新的契机,希望利用微电影的特点,让学生们在除旧迎新之际为自己塑造一个新的形象。
这个时间点与想法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因为学生有足够的行动意愿,目标又是基于他们的现实需求,加之我对这个目标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他们很快就行动起来了。可能是我们习惯于给自己设限,习惯于做太多预设,做事情总是会先想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剧本怎么办,拍摄怎么办,演员怎么办等。而现实是,我只跟学生说放手去做就好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告诉我。我期待的是作品,至于作品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我期待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想办法自己解决。比如,最初我们分8个组,学生后来发现每组人太少,经过协商又把8个组合并成4个组。每组在讨论中确定导演、摄像、演员的分工,又在活动中发现班级内的剪辑高手,最后四部作品全部由高手完成剪辑工作。而这些,在没有行动之前,对我来说只是沉睡的资源没有得到激活。当我们行动起来之后,这些资源就会自然汇集过来。微电影有着巨大的聚合力,能够把各种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班级的学生产生多层次联结,让班级的各种资源迅速流动起来。
微电影像一颗激起片片涟漪的石子。当我们的作品出炉之后,可以反复观看,虚拟的角色会冲击现实的角色,这里没有太多的说教,有的是虚拟和现实的对话,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教育。微小的改变,让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的角色,我们可以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合作者和支持者,把班级管理真正还给学生。越界管理只能加剧冲突,尊重和信任才能培养独立和自信。
通过对班级微电影做法的梳理,我跨界融合了心理学的正面管教、短期焦点解决心理咨询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以“自编自导自演自娱”为手段,以“自信自由自立自强”为目标的“八自”管理理念。班级微电影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现实中触手可及的东西,这一点也让我接触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前沿事物,STEM教育、趣味编程、家庭创客实验室计划、未来教室等。微电影成为我班级管理的名片,由此我开始了大量的网络淘课,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
跨界是为了找到那个与自己生命最契合的内容,不断地深耕下去。跨界是为了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重构统合各种碎片化信息。跨界,让我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