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战略诉求
党的二十大确定了未来将推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诉求,如何积极回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继续推向新的发展水平,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挑战。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生态文明教育要展现崭新的时代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求。在疫情肆虐、气候变化灾难频发、地区战争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形势下,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助力生态文明社会早日实现为重要宗旨,全方位开展改革创新,是教育系统面临的紧迫课题。按照教育部近日印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部署,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期,生态文明教育也必须聚焦“双碳”目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等教育院校应成为“双碳”基础研究等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打造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培育储能技术高层次人才,助力绿色发展。面对新兴的绿色职业对绿色发展新技能的需求,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培养绿色技能的主要阵地。基础教育领域应以低碳为重要导向,将“双碳”教育融入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研发优质“双碳”教育主题课程助力减负提质,引导师生积极行动,建立可持续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校园,增强师生对学校的依恋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实际贡献。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生态文明教育要开辟高质量教育的新疆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衡量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指标。生态文明教育开辟高质量教育新疆域,具体体现在:
第一,生态文明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铸魂育人,将培养“有绿色情怀、有绿色智慧、有绿色担当”的一代新人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应有之义,使之成为教育新发展格局的内生引擎。
第二,生态文明教育要增强“双碳”目标的适应性。未来绿色低碳学校建设应全方位开展学校碳排放核算、学校碳管理规划以及学校碳排放协同创新实践。探索管理减碳、教育减碳、技术减碳的实现途径,引领学校成为减碳的重要教育能量场。
第三,生态文明教育要强化融入课程教学的精准性。要把握价值融入、素养融入、主题融入的重要维度,引领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要注重把碳达峰碳中和基本理念和知识,加快纳入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要编制基础教育领域生态文明教育主题课程图谱,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减负提质的综合性学习质量。职业教育阶段逐步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与碳汇计量监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生态文明新兴专业或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覆盖气候系统、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生态文明教育核心知识体系,加快编制精品教材,形成优质资源库。
第四,生态文明教育要坚持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性。加快培育生态文明教育学习设计师,提升教师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能力。加强职教领域绿色技能新兴专业培训,完善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绿色通道。
第五,生态文明教育要坚信高质量教育的协同力量。注重建立与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企业与社区等的广泛联盟,共同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加快构建学校与社会协同的生态文明教育育人机制和实践体系。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生态文明教育要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致力于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的中国方案与独特创造。当前,站在全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与走向生态文明的高度,尤其从应对气候危机与生态灾难严峻挑战、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使命的紧迫需要出发,教育系统尤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坐标中的地位贡献中国教育智慧。
首先,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基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坚持中国文化自信,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身心一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可持续发展智慧,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三重领域构建生态文明素养的关键要素与水平梯度,精准回答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基本问题,统领大中小幼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要适应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及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验区建设的需要,加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生动局面。
再其次,讲好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故事。要积极以中国主场主办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论坛,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实践经验,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规划并加以全面推进,必将产生充实内容、扩展视野、深化实践的促进作用,展现中国教育工作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实际贡献。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秘书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