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开向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一所被“中国最美花海”环抱的学校,每年3月,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油菜花绽放出一派黄澄澄的乡村美景。

    “从开垦农耕用地十余亩,建成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到升级打造了校内劳动教育体验室6间,学校劳动实践课程搞得有声有色。”但在重庆市潼南区崇龛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徐熙看来仍有不足,“碎片化的劳动教育对办学质量和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今年秋季开学起,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徐熙说。

    根据新课标,从新学期起,学校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劳动课,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我们更多在思考怎样结合地域特点,建立紧贴实际、特色鲜明、系统全面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学生身心素养,收获成长本领。”徐熙说。于是,学校“学科教学和实践体验、地域文化和校本研修、基地开发与课程整合”相统一的“劳动+”模式“开机”启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劳动教育理论构架下,学校积极拓展“关注生命,回归生活;关注生长,回归生态”的“金色花”特色课程,以“立足农耕、情系家园、放眼未来”为课程思路,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课程导向,建立起以“幸福的时光、希望的田野、无限的想象”为主题的十二类课程群。

    作为独立课程,学校集合专业教师、特长教师、家长志愿者、当地工匠等众多资源,采取专业培训、企业实训、集体研习等方式,充实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室负责人赖菲介绍,今年,学校邀请校外劳动教育专家对学校劳动教育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派遣20名青年教师参加跟岗研学,派驻4名教师到区农委、花卉博览园等实地研学。

    同时,构建“劳动+学科”的课程开发教研体系,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室”,完善班级教研、学科教研、年级教研、专题教研“四级教研模式”,实施一日一研、一周一课、一月一赛、一期一表彰“四级评比策略”。

    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蔬菜种植、小导游、诗意拓染、种子培育等劳动教育特色项目,榨油体验、毛毡画、竹编等项目均在不断研发和实践中,“金色花”特色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编印学校劳动教育的校本教材,努力朝着‘劳动教育特色名校’的既定目标迈进,让每一个孩子如‘金色花’般在温暖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情绽放。”徐熙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