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眠9小时、跑步2000米,每周看电影3小时、上选修课90分钟,每月参加一次运动会,每年一次游学、一次登山、一次“走进自然”与“走进社会”……在丰富的课程体系中,孩子们的理想从这里起航——用课程打
游学不等于旅游,如何让孩子们在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汲取养分?前期,教师们做了大量的准备,以历史与社会课为例,孩子们出发前,教师将《丝路明珠》《探寻丝绸之路》《绿洲农业》等分散于七、八、九3个年级的相关知识点整合成一张学习任务单,并编写了学习手册——登上长城,他们要了解中国长城的发展历程,思考长城在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路通畅过程中的作用;来到敦煌,他们要学会分析敦煌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丝路通畅与经贸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因素之间的联系……
身临其境的学习,让原本只呈现于书本的知识变得立体、生动,也更加让人记忆深刻。金敏燕认为,“游学活动极大地改变着学校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与人才观”。
如游学课程一样,东方理想学校每一门课程的背后,都隐藏着更深远的课程目标。当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这所学校的教育注定与众不同,这大概就是卢献所说的,“人家要快,我们要慢;人家单一,我们丰富;人家眼前,我们长远”。
他们为何“学得少,考得好”
3年中,东方理想学校的孩子“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他们的教学质量能行吗?在家长眼中,能不能出“成绩”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杜雨馨妈妈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她一直关注学校的各项举动,到了初一下半学期,打听到别的学校都在做试卷,她有些坐不住了:怎么学校才发了这么几张试卷,考试能考好吗?
今年6月,当东方理想学校第一届学生中考成绩出炉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该校一半以上学生的成绩达到当地示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当然,最令卢献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成绩背后的“东西”,以及高达39.7分的中考体育平均分——满分40分,几乎人人满分。
为什么?答案还要回到课程改革。
“最好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东方理想学校,所有文化学科都统整到“阅读—思考—表达”这一基础课程里——衡量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阅读—思考—表达”发生了没有。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课改策略:建立自主学习“双通道”,一是个体“阅读—思考—表达”,二是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为了使改革有效推进,东方理想学校在“内容”与“方法”整合的基础上,各学科开展了基于学科素养的整合行动。
以语文学科为例,执行校长谭淑云领衔启动了“三课制”改革——教材学习课、阅读拓展课、实践活动课。比如八年级上学期说明文单元,按常规共10课时,通过“一带多”整合教学,语文组将教材内容用4课时完成;余下的6课时,其中2课时用来拓展阅读《北京园林》等课外文章,2课时让孩子们集体展示分享“说不尽的桥”,2课时结合北京游学进行游记展示。谭淑云的想法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系统的体验与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科学学科的改革行动更早,步子也迈得更大。在区教研员、特级教师韩月红的带领下,东方理想学校的教师团队进行了系列的“基于整体学习思想的课程整合”研究,让学生从整体事物开始触及单元的主干问题,感知知识的整体意义。
比如关于“地球绕日运动”这一课,教材上的逻辑是,给出“太阳高度”的定义——说明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实际上,对于“太阳高度”这一“从天而降”的概念,基础稍弱的学生很难理解。东方理想学校的科学课堂上,这一学习顺序被颠倒过来——先让孩子们提前感知一年四季太阳高度变化的现象,然后再引入概念。科学教师、副校长蒋忠坚认为,这样的学习不是简单从学科逻辑出发,而是在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之间建立连接。
不只是语文与科学学科,各学科教师团队都在积极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自主学习“双通道”,系统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而这样的改革,才是东方理想学校“学业负担轻,综合素质好,教学质量高”的原因所在。
每一个人的“理想”
3年,对不少初中生而言都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叶慧琳感受尤深。作为首批毕业生之一,刚来东方理想学校时,这个腼腆、不自信的女孩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在学校崭露头角。但就是在教师们“放开胆子去做”的鼓励下,她逐步打开心扉,后来公开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一职。“原来,我也可以的!”正是每一个东方理想学校学生的真实感受。
第一届毕业生罗永杰说,一直爱当“独行侠”的自己,在理想园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因为这里的老师让他知道“在成就最好的团队中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自称从前“沉默”“怕事”的王宇鑫,3年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勇于有担当的男子汉,利用每个假期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因为理想园的老师告诉他,“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传奇”;小学时一直不爱运动的杜雨馨,在理想园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考上重点高中后,面对不愿跑步的同学,她说“连跑步都坚持不了,还能坚持什么”……
不论在校或是离校,东方理想学校学生的脸上,似乎都写着“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每年迎新年时刻,东方理想学校都会让孩子们填写属于自己的理想卡,并悬挂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他们中,有的想“成为国家主席”,有的想“创办全球500强企业”,有的只想“当一个好人”,有的则立志成为“职业农民”……
而在这些理想卡的旁边,是一行大字:“最大的梦想都可能实现,最小的梦想都值得尊重”。卢献和他的团队正在做的,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播种理想,培育土壤,呵护成长。
校长你的理想是什么?有学生问卢献。
“我的理想,就是让你们每一个人的理想都实现。”卢献笑着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