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选由谁说了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下,优质课评选已经成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在众多的参评课中划出区分度,教研部门一般会组织评委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现场打分,进而给优质课分出三六九等。有些讲课者为了能吸引和打动评委,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在作秀动机的驱使下,披着“时髦”外衣的优质课观赏性、表演性十足。

    然而,那些令评委“赏心悦目”的优质课却拥趸极少,备受诟病,频频遭到广大教师的吐槽。更让人费解的是,作为“局外人”的评委们只考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主观印象,全然不顾课堂教学“当局者”——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内心感受,学生们只能对评选结果作壁上观,优质课评选仍然深陷以评价教为中心的漩涡。

    优质课作秀,归根结底还是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有问题。

    什么样的优质课才是好课,可谓见仁见智。但学生是课堂教学直接的参与者和受众,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不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作为优质课评选的重要依据,恐怕得分再高的“好课”也是有名无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评价绝对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合理有效,置身课堂的学生必然有切身体会和判断,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优劣,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才是评价课堂教学水平高低最好、最真实、最客观的评委。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才是教学评价最好的标尺,如果不能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受益,对学习有更多的获得感,即使再精彩、再绚丽的课堂教学,也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优质课难以服众的“罪魁祸首”还在于评选机制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同行打分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主观性有余,客观性不足,导致选拔出来的优质课华而不实、名不副实。课堂教学评价应基于学生立场,构建以学评教的评价机制,实现从“评教师教”到“评学生学”的重心转变,重点考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当前,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已成为课改共识,以学评教无疑是以学定教的重要体现。评价一节课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取决于学生学得如何。评价者观察课堂的视角要从教师移向学生,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正确、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状态是否饱满、学习效果是否显著等。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应组织评价者对照授课者的预期教学任务和目标,对全班学生进行随堂检测,聆听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感受,依据检测结果和调查情况进一步验证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几何,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多支撑。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选出一批好课。课改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一节课教得好不好,学生心中自有一杆秤,要给他们更多评价的话语权。要想实现优质课评选的客观公正,应当让学生与评委一起给讲课者打分,共同决定评选结果。

    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一切向“学”靠拢,让学生评教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流,优质课评选就会从“虚张声势”走向“货真价实”,自然会赢得广大师生的点赞。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中心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