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尊重学生”的教学转化
在江苏南通举办的第四届课博会上,台湾教师李玉贵上了一节并不完美的课。她的不完美体现在严重超时上。一堂课足足上了70分钟,这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预期。
然而,正是这一节很长很长的课,有一种让你无法抗拒的力量,吸引你沉浸其中,慢慢地品读。
李玉贵的公开课有一种温柔的力量,缓缓流淌,不疾不徐,却不失深刻和素养的落实。与许多上公开课的教师明显不同,李玉贵没有夸张的表情和手势,没有试图通过精心打扮成为课堂上最美丽的风景,她甚至没有太多可以炫耀的语文资本,连她自己都说,“我没有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没有激情的导入”。所以,她自然没有想着如何去征服学生、打动学生。
那么,观李玉贵的课到底要关注什么,看点在哪里?
李玉贵的课堂不是流程主导,不是任务主导,而是基于学情主导。课一开始,她没有直接导入新课,而是用了近半个小时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规则和学习方法的培训,我将其定义为规则和方法的练习。这一系列的练习可以让接下来正式开始的学习更顺利地进行,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按照李玉贵的话说,“这一部分才是我的课堂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而且,无论课堂多么需要放大学生的学,都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教、吝啬教。公开课一开始,李玉贵就开始了教,她在教学生课堂上如何想、如何听、如何说、如何阅读。如果说这是一种学习技能,那么这种技能是需要练习的,李玉贵的课堂就是从练习学习技能开始的。这似乎是一个看上去并不唯美的导入,但课上着上着,学生思维的张力便产生了一种力量,让你丝毫不愿意离开,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玉贵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实施教育。她真的是用语文在教,而非教语文。她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而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李玉贵一言一行之间。
尊重学生不只是体现在课堂结构上,将学习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还给学生,还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中——
比如,与许多上公开课的教师不同,李玉贵从不鼓励学生举手。她常常提醒学生不要急于举手,要学会检验自己的想法,三思而后表达;当看到有学生总是在观察别人是否举手时,她鼓励学生“要安心做自己,不要关注别人是否举手”。
“举手”的确是许多公开课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景致。举手越踊跃似乎越代表课堂有活力,越能证明执教教师的水平之高。果真是这样吗?踊跃举手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虚假学习,是否有学生试图通过举手来迎合教师,课堂上举手对于教师真的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吗?
李玉贵的课告诉我们,那些不举手的学生恰恰可能是有疑惑、有需求的学生。
所以,李玉贵的课堂上并不提倡学生举手,甚至不提问那些举手的学生。那些举手的学生往往是会的学生,他们说出的都是已知的内容,而课堂恰恰要关注那些不会的学生;所以,她在教学生练习如何慢慢放下自己的小手;所以,当有学生第一时间高高举起自己的小手时,她会说,“老师特别喜欢还在思考着的人”,她也会说,“等一等那些慢的学生,等待是温暖的鼓励”。
李玉贵的课不是靠课堂技术取胜,不是靠创意取胜,而是靠尊重学生取胜。李玉贵在课堂上完成了“尊重学生”的教学转化。
通过李玉贵的课,我在思考,我们从来不缺理念,不缺技术,但我们缺少“看见”,看见样本,看见学生,看见尊重,看见细节。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之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