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式”教研助力自主游戏创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州市德清县阜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用螺母积木做“小船”。沈艺 摄

    作为安吉游戏发源地,湖州建立了189所安吉游戏实践园。如何将安吉游戏的理念高质量地在区域范围内推广;在推进过程中,如何协调区域层面的规范性和本地的创生性,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全市幼教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分别至省一级、省二级、省三级幼儿园,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开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专题调研诊断,聚焦不同层面的问题。

    县级教研员提出,本地幼儿的游戏经验不同,有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在推广安吉游戏时,要照搬照抄吗?可见,县级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游戏实施的本土化上。在一所省一级幼儿园游戏场,我们发现教师高控游戏的现象仍然存在。走进省二级、省三级乡镇幼儿园观察诊断发现,乡镇园开展游戏,主要存在缺乏时间、空间、材料等问题。

    面对县区、园级层面不同的问题,我们吸纳安吉游戏理念及精神,因地制宜,运用“蛛网式”教研突破难点。即以区域范围内不同层面的问题为主线,聚焦规范与创新,运用市—县(区)—园—教师四层级网络开展区域性聚力、协同式互补的系统研究。

    构建四层级协同网络

    我们构建了市—县(区)—园—教师四层级协同教研网,在游戏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进行全面规划,因需而异不断完善教研网络平台,并明确各层级的职责。

    第一层级为市龙头引领组,发挥龙头中心统筹、顶层科学规划作用。犹如蜘蛛“编网心”,将调研的真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原因,明确研究目标,形成初步研究框架。如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围绕“以游戏精神优化幼儿园游戏,提升游戏品质”这一目标,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深度探究与学习。

    根据调研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发挥地区的优势开展有侧重点的研究。如长兴县以优化游戏时空为主,德清县以优化游戏计划为主,南浔区以优化游戏材料为主,安吉县以优化游戏支持为主,吴兴区以优化游戏分享为主。同时,龙头引领组针对一线教师在游戏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第二层级为研究行动组,根据游戏研究侧重点,因需而异,分出县区教研员管理组、课程实施组和骨干教师研修行动组三个分支,可根据研究需要补充或撤离分支,灵活调整。

    县区教研员管理组,由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的幼教教研员组成,是区县教研的核心组,也是教研信息及时沟通的管理平台,引领本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富有特色的子课题研究。课程实施组,由区县省级示范园的业务园长组成,协助市中心教研组开展关于游戏的调研、课题研究、研训等活动。骨干教师研修行动组是专业引领小组,由骨干教师组成,解决游戏实施中的难点,总结和提升游戏实施的有益经验。

    第三层级为试点联盟组,县区城乡试点园联盟是根据研究重点组建的,包括省一级城镇试点园联盟与省二级、省三级农村试点园联盟。

    第四层级是一线实践组,主要由班级教师组成,包括各县区城乡试点园联盟中的小、中、大班试点班。

    分区因需推进

    分区推进犹如蜘蛛“织外网”,发挥区县研究的基础与优势,细化问题,关注幼儿的真实体验,以游戏进程为主线,开展基于问题并追随幼儿的动态研究。主要采取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四级协同互动的教研网,聚焦问题点。

    以长兴县优化游戏时空为例,第一层为县级教研员牵头实地调研。第二层组建了以三所“龙头幼儿园”为首的三大教研片区进行智慧研讨,找出问题点。第三层分别组建园长共同体、业务园长共同体、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共同体,聚焦问题找策略。第四层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教师选择合适的策略尝试实践,并回看幼儿的游戏现状。

    比如,在游戏空间问题上,我们在实地调研中看到,一些规模较小的老园,许多户外场地的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需求。聚焦这一现状,研讨碰撞中我们达成共识,要把一些固化的环境重构,让场地更生态、开放和自由。如在幼儿园的“野战区”,原本固化的钻爬框、钻爬网、“医生护士”衣服……我们做出改变:打破对场地功能限制的传统做法,去除灌木丛,移走钻爬框,拆去平衡木的长木板和部分圆木桩,把场地的游戏权彻底交给幼儿,也让教师把目光聚焦在幼儿身上。当小树林不再是“野战区”,开阔的自然环境和低结构材料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挑战勇气,他们开始自由体验、不断探索。

    凸显本土、本园特点

    针对游戏推进的规范与创生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区域协同式科学规划与弹性实施,运用本土、本园策略,弹性实施游戏,实现游戏创新,突破难点。

    在形成湖州样式的自主游戏中,我们吸纳安吉游戏理念,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发扬已有游戏经验,创造性地借鉴与实施。我们制定了《湖州市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从幼儿表现、教师行为、时空安排、材料投放四个维度,引领规范性,同时提出因地制宜灵活实施的要求。

    幼儿游戏经验来源于生活,因地区差异积累起了不同经验,因此,资源利用要体现本土化,用好幼儿熟悉的本土资源、文化风俗等。比如,湖州南浔菱湖幼儿园的家庭大都以捕鱼为生,因此,幼儿每天耳濡目染积累了大量捕鱼经验。在幼儿园的玩水区,教师观察发现,幼儿能运用两个手指形成“夹子”,一夹就能捉住滑溜溜的泥鳅,充分呈现了南浔菱湖幼儿所特有的能力,也体现了幼儿生活所赋予的本土化经验。因此,我们就把幼儿的这些经验灵活融入游戏中。

    同时,城乡、园际间的园所文化、课程、园长课程领导力、师资情况及园所环境等都不同。因此,在实施中,不能复制,而要采取因园而异的园本化策略,弹性实施与借鉴。如幼儿园游戏场中几乎都有价格高昂的大型玩具,一线教师纠结是否将其丢弃,丢了又觉得浪费。通过实践,有些园将玩法单一、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被幼儿喜爱的高结构玩具进行拆卸、重组、优化,变为低结构或半结构玩具,与其他低结构材料拼合使用,既节约又符合幼儿园当下需求。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有个体差异。在开展游戏时要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等,在实施中体现多元化、动态性。如德清县阜溪实验幼儿园在推广安吉游戏中,一线教师明白投放低结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探索性,但在实践中,教师发现每个班级、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都不同,怎样体现个性化呢?通过实践,教师提出“固定主材料+流动辅助材料”相结合的投放策略,以体现材料的动态性。固定主材料以低结构、原生态材料为主,不同年龄幼儿呈现不同的水平。流动辅助材料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点、探究点、年龄特点等投放,玩好后带走,体现个体差异性。

    通过区域性的统筹规划、网络支撑、因地实施的互助式研究,我们用一张“架构教研网络”、一份《湖州市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引领规范,最终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本土化、因园而异的园本化、个体差异的多元化。在区域研究引领下,各县区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引领幼儿园将游戏精神与本园特色、一日生活、课程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些典型范式。如南浔区形成了“本土味”的水乡古镇游戏,长兴县发展出“生活味”的自然游戏,德清县建立了“游戏味”的课程,吴兴区形成了“本园味”生长游戏。具有地域样式的自主游戏,最终打造了一批品牌园,为推进幼有优育注入了活力。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