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悠久人文历史的北京市平谷区,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在北京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教育发展成效并不显著。如何打破既有状态,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成了平谷教育最热的词,正处在爬坡过坎阶段的平谷教育,201
一本厚厚的牛皮封面笔记本,除了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还粘贴了不少裁剪的报纸和纸条;笔记本的纸已经泛黄,装订线也有些松动——这是北京市平谷区教育“掌门人”李学东全面执掌平谷教育一年多来学习、工作的记录本,其中不仅有教育教学理念的文字,也有关于文化、心理、管理的心得,以及听评课的记录。
在这个笔记本上,还记录着平谷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向北京市公开选拔33位中小学校长,其中近半数为新任;对170个行政副职岗位进行选聘,对224名副职进行调整;大力调整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着力向一线教师倾斜,切实改变结构性缺编问题;实施4个集团9个学区管理,促进不同学段、不同学校抱团发展;着力课程建设,社会大课堂、校园足球活动、滑雪课程、乐器进课堂等,全面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这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实施,激活了平谷区教育生态,奏响了平谷区域教育改革的“最强音”。
“一把手”工程 选好改革“领头雁”
“要想办好区域教育,必须先从选好‘领头雁’开始。”平谷区教委主任李学东异常坚定。他用数学的方式阐述:1365=1,每天改变一点点,一年就是1.01365=37.8,3年就是1.011095=53939.2。“要实现我们的改革梦想,必须要从当下和一点点开始。”
于是,平谷区的教育改革从“一把手”开始。该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关于振兴平谷区教育事业的议案”作为第1号议案提出,紧接着便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率先改革干部任用机制,着力治庸治平。
经过充分酝酿与周密部署,平谷区于今年2月至5月,首次大范围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首先面向北京市公开选拔13位中学校长。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了校长人选,其中6人为新任校长。紧接着进行了20个小学校长岗位的公开选拔并最终确定人选,其中8人为新任校长。这样的大手笔,在平谷教育史上是开先河的,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素养,也优化了结构,中小学校长平均年龄分别降低了2岁和4.05岁。
“这一次选拔,让校长们又做了一回‘学生’,进行了一次人生的‘大考’——笔试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高考啊……打破常规,选贤任能,我们是下定决心来做的。在最后新任的校长中,有从学校主任岗位直接上来的,这在之前是没有可能的。”平谷区副区长徐素芝介绍。
当然,“一把手”工程绝非仅仅体现在聘任层面,自主权和业务导向是平谷校长办学的两大导向。
校长变动之后,办学自主权首先体现在校级副职选聘上。根据相关规定和方案要求,校长新增一项“权利”——对校级副职任免有提名权,区教委将校长提名作为重要环节,在全区最终224名副职调整中,校长提名的人选90%以上得到任用。此外,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中,骨干教师责任奖、班主任责任奖、学年奖的分配也下放到学校,按校级评价及管理办法自主进行分配。
“业务导向方面,我们要求每位校长必须带课题,全面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严格规范校长考评机制,未来3年要重点培养出5名以上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李学东介绍。
“任命以来,我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学校是名校办分校而成立的;另一方面,区教委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社会对我们寄予高期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校长周玉江说,“业务比天大,作为校长的我,首先要懂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同时,还要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考,要看得高和想得远。”
在平谷区,业务导向不仅是当下改革的重点,更是每一位平谷教育人心中的方向。
高素质师资 撬动区域均衡发展
“刘家河中学教师王玉梅早已是高级职称,所任教政治学科抽测年年全区第一,在学校教师缺编的情况下,她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教10个班的政治课和一个班的数学课。”李学东谈到此事,眼角有些湿润,“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首先要有教师,而且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以实现素质教育,才可以让我们的改革取得成功。”
“面对这种情况,一个字,改!两个字,改好!三个字,得根治!”平谷区教育管理者改革的态度很坚定。
打破学段、地域、校际之间的壁垒,促进学段间人员均衡,解决学科性缺编,平谷区教委出台了《关于教育系统2016—2017学年度岗位竞聘实施方案》,按照“系统内空缺岗位竞聘、校内竞聘、集团(学区)内竞聘、系统内统筹竞聘”的顺序,经“三竞聘一统筹”进行双向选择、择优竞岗、合理流动,实现了全部师资的重新配置。最终补充各学校紧缺学科岗位134人,实现集团(学区)内竞聘流动34人和系统内统筹竞聘流动23人,为营建平谷教育新生态打下了均衡的基础。
“解决了教师人员问题,接下来就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问题。”李学东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师也是人,先解决好生存问题,然后才有自我实现。所以,平谷区在绩效工资改革和教师专业提升上双管齐下”。
平谷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将按实有人数分配奖励性绩效,调整为按区教委核定的编制数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促进教师流动;二是尽可能加大向一线教师倾斜力度,任课教师课时工资(综合奖)小学不低于85%,初高中不低于80%。这样一来,黄松峪中心小学原来一直缺编无法补充,今年就有6人主动申请到该校竞聘;金海湖学校任教教师综合奖比非任教教师最高可多拿2260多元。全区整体呈现了“四争”,即争着到一线任教,争着当班主任,争着要课时,争着到农村、到山区任教的良好局面。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平谷区着力实现教师的梯次发展:今年暑期对校长、副校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重点助推“深综改”;组织13位骨干教师全脱产到史家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等优质名校进行体验式研修;组织全区385名英语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口语培训;对79名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开展紧缺学科转岗脱产一年培训;组织副校级以上干部到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与应用培训……
另外,平谷区还着力引进机制的建设,从借力逐渐走向内涵式提升。2015年成立高中学科中心备课组,在全市范围选聘9名教科研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担任各学科长,将全区高中校所有年级和学科的100多名备课组长纳入中心备课组,通过传、帮、带方式,提高全区高中教学教研整体水平。
“只有教师素质高了,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李学东强调。
课程全构建 促进教育生态新发展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伴随着琅琅的诵读声,教师在学生的额头轻点朱砂开启智慧,在宣纸上写下“人”字启蒙人生……这是今年9月2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传统文化课程之新生“开笔礼”活动的场景。60多名一年级新生在这样的仪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学习的兴趣。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今年3月正式落户平谷区,虽然办学只有8个月时间,但学校已经建立起足球、书法、京剧、舞蹈、游泳等30多个门类的拓展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再加上基础性课程,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乡村课程体系。
“我们正努力建设这样一所学校,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师一生都是课程,没有任何课程之外的东西,因为校园里的一切细节都会促进或制约孩子的成长。”校长周玉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或者说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在‘以爱育爱 爱育美丽’办学理念引领下,让学生健康快乐,教师幸福成长,家长认可满意,学校持续发展,办让城市人羡慕的乡村教育!”
《平谷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9月-2019年8月)》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平谷教育人在狠抓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如今,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这样通过课程改革实现迅速崛起的学校,在平谷区并不少见。
“教育教学改革要想‘有灵魂’,就需要具备大课程观,进而通过课程观推动教育价值观。现在我们的教学往往拘泥于教室、束缚于教材、忠实于学科,这些都会成为制约和羁绊,需要通过课程变革来解决。”李学东如是说。
平谷教育的课程变革是全面而立体的。全区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书法、篆刻、剪纸等地方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体验类、实践类、探究类课程;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主题式”、“项目式”实施学科间整合与融合,并根据实际安排大小课、长短课;开展社会大课堂、校园足球、冰雪运动、乐器进课堂、艺术节、科技节、风筝节等;各学科安排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推动了整个区域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是一条射线,没有终点,但是需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当下。未来3年,平谷教育需要质量,需要不遗余力实现学生们心中的‘名校梦’,但更需要一个生态绿色的教育环境。”李学东谈道:“我们从‘一个人生命发展的高度’构建和实施课程体系,目的就是让人站在区域和学校发展的最中央。人的素养提升了,质量自然就有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也就实现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