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芬兰教育颠覆性改革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纷纷介绍芬兰已经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分科教学,芬兰学生不用再上单独的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地理课等。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期,特别聚焦芬兰课程改革。芬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微信上疯传关于芬兰教育颠覆性改革的文章,虽然题目各异,但是内容雷同。这一系列文章的来源,目前可知来自“跟我看欧洲”微信公众号11月15日发表的《我们的孩子还在上补习班,芬兰人却决定颠覆学校教育》一文。该文章发出后被不同的微信公众号转载,有的还修改了标题,如“芬兰将颠覆学校教育,成为世界第一个摆脱科目学习的国家”。近年来,由于芬兰在世界经合组织PISA(国际学生能力测评)中的卓越表现,这个处于北欧一隅并不被多数国人熟悉的神秘国家,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上述文章在各个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能够在短短几天内达到几十万之多。

    该文章最抓眼球、最有误导性的文字是:“2016年11月14日,请大家记住这一天。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赫尔辛基的孩子们不用再上单独的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地理课,等等。”

    其实,类似的误导性信息也曾出现在国际媒体上。为此,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11月14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开澄清,一些关于芬兰废除分科教学的新闻报道不属实,并表示芬兰不会废除分科教学(声明详见本版链接)。

    “芬兰教育颠覆性改革”系列文章作者的写作初衷或许是好的,想向人们介绍芬兰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创新理念。但在参考相关信息时,只看到了个别或片面性报道,没有详细了解芬兰的课程改革,更缺乏对芬兰教育管理体系的基本了解。要正确解读芬兰教育变革,客观评判诸如“芬兰教育颠覆性改革”等在网络流传的文章,有必要简单了解芬兰新课改和芬兰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

    什么是横贯能力

    由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带来学习环境、劳动力市场及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芬兰政府认为,维持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新时代人才。为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4年12月公布针对1-9年级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同时分别发布了针对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课改方案。由此,芬兰新一轮课改正式拉开序幕,新的课程标准于今年8月正式在芬兰全国范围内实施。

    芬兰新课改以培养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人才为总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和快乐学习,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学校文化,强调和促进“横贯能力”向传统学科教学的渗入。所谓“横贯能力”,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能力而言,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需要具有的通用能力。它不单纯等同于知识或能力,而是属于综合素养范畴,包括价值观、态度、意愿等在内的面对具体情境的综合表现。“横贯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芬兰的教学大纲(例如新的核心课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芬兰还有教育文化部)制定,但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框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上有较大的自主权。芬兰的出版社会根据大纲编印教材,但完全是市场化运作,选什么教材由学校和任课教师决定。

    分科式与现象式教学相得益彰

    芬兰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横贯能力以及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要的新型学习方式——现象式教学。正是现象式教学,可能让一些人误读了芬兰新课程改革,以为芬兰要彻底颠覆传统的分科教学。芬兰新课程标准虽然开宗明义强调横贯能力在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但并不是要取消传统的分科教学。仔细阅读芬兰新课程标准会发现,“横贯能力”作为二级标题列于“基础教育使命与一般目标”的标题之下。“1-2年级培养目标”“3-6年级培养目标”以及“7-9年级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使命与一般目标”同为一级标题。以7-9年级培养目标为例,其下的二级标题“7-9年级的学科教学目标”分列出:母语与文学、第二语言、外语、数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健康教育、宗教、伦理学、历史、社会研究、音乐、视觉艺术、手工、体育、家政等三级标题。由此可见,芬兰新课程改革仍保留了原有的分学科方式。

    进一步深入阅读芬兰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到,在每个分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科教学目标,并平行列出每一项分科教学目标对应的可发展的横贯能力。可见,横贯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还是依托于具体学科。换句话说,芬兰新课程改革仍以分科课程为主,但一方面需要将横贯能力的目标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跨学科学习。

    分科教学可以系统地传递给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对每一个学科体系的认识。横贯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失去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就如同无源之水。芬兰意识到分科教学的弊端,提出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并开始探索现象式教学,这是很大的进步,但要实施好分科教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

    按照芬兰课程的管理体制,即使赫尔辛基市政府真的提出2020年前废除分科式教学(相信他们也不会作出这样的硬性规定),学校和教师也有充分自由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自己的教学。也许有些学校安排的跨学科现象式教学课程比重较大,但仍没有完全取代分科教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芬兰小学教育具有包班制传统,即使在课改前,教师的教学也常常会涉及学科融合。

    尽管我们在这里澄清一个事实,即芬兰的分科教学并没有被摒弃,但是对现象式教学的理念还是赞赏的,相信芬兰的学校教育未来将是分科式与现象式教学并行,而且相得益彰。

    芬兰新课改的九大目标

    厘清分科式与现象式教学的不同,只是了解芬兰课改的一个方面。那么,芬兰新课改到底改什么?根据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内容,芬兰新课改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

    第一,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目标的变化。芬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确保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竞争中能保持优势,同时学校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主要的改革目标包括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使每一个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还要引导他们在学校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

    第二,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外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课改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创建优化的学校学习环境。除了教室和学校的环境,学生也要进入其他学习环境,例如走进自然、访问博物馆和公司等。游戏和其他的虚拟环境也应被认可为学习环境。新技术在学校常规教学等活动中应发挥更显著的作用,以使学生更容易选择和进入他们的学习环境。

    第三,为适应新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和课时分布进行必要调整。芬兰《基础教育法》具体规定教学科目和课时分布。例如,社会学习和语言课程要在更低年级讲授。这些科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进行了更新,以贴近当今社会和体现未来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加强七大未来横贯能力的培养。芬兰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横贯能力的培养目标,而市级政府和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特点进一步定义这一能力。新课程标准描述了七种横贯能力,分别为:思考与学习能力;文化识读、互动与表达能力;自我照顾、日常生活技能与保护自身安全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数位能力;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参与、影响并为可持续性未来负责的能力。

    第五,学生要熟悉编程基础。每门课程都应该提升学生掌握信息、通信和技术的能力,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应更多地应用技术。例如,编程应融入数学教育目标,学生应在更低年级学习编程基础。

    第六,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多学科学习。每所学校在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跨学科学习,包括主题活动、实践项目等,需要学生综合不同课程的知识,从不同科目的视角分析问题。学生也要参与到多学科学习模块的规划。

    第七,在较低年级开设更多选修课。艺术和实践性课程列入选修课,但由市级政府和学校决定具体课时、课程内容和开设年级等。

    第八,开展多样的学习评价。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学习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通过评价引导和促进学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必须经常反馈给学生和他们的监护人,并且反馈信息要多样化、多维度,不能仅限于成绩报告的形式。每学年结束,学生会收到相关评价,反映学生一个学年是否达到既定目标。

    第九,学生和家长要熟悉所在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和他们的监护人必须了解学校的课程,这能让监护人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学习,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家庭和学校间的有效合作可以改善学生、课堂以及社区的安全和健康发展,这是为学生铺垫成功学习之路的关键。

    (本文作者分别系芬兰坦佩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行为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