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回家
推荐理由:上课能成为一种生命享受吗?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做到了。
该校“活力课堂”的最大亮点是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转化为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从规范教学和学习行为入手,落实“教学重心下移,学习重心前移”,从而养成习惯、内化方法、提升品质、绽放生命。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是“让教学回家”,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其核心是学习观和学习方法的变革,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
课堂要让生命绽放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就像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为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学校以打造绽放生命的“活力课堂”为抓手,实现主体本位的转移,即由以教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在自研自探中独立认知,在质疑问难中相互进步,在讨论合作中彼此发展,在展示交流中共同提高,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生成”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情感,“生成”人生价值观,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基于以上理念,学校扎实进行活力课堂形态建设,将活力课堂形态定位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态度和创新能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活力”一词意为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将“活力”二字进一步引申为“三活”“三力”:“三活”,即活泼的性格、乐活的心态、活跃的思维;“三力”,即审美力、创造力、生命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保护与焕发生命活力,是教育之根本目的。我们着力构建的活力课堂,尊重学生与生俱来的内在活力,顺应学生自然成长的天性,强调发展师生的潜在创造力,充分开发师生生命活力资源,其教育起点是聚焦学生、聚焦课堂,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形成教与学的激情互动,让课堂富有生命力,让教学生成智慧和人格。
在活力课堂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活力教育,秉承“激扬师生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在“打造活力学校、培育活力教师、培养活力少年”目标引领下,将培养“阳光、尚美、智慧、创新”的活力少年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活力课堂”的行动策略
学校各学科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还学与生”的思想,着力创建体验、合作、探究型特色课堂模式,其具体流程如下:
个人独学,自研自探——突出“独”。该环节重点是个人独学,根据不同课型,采用课下前置学习和课前当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充分自主学习文本,获得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将感知和收集到的信息在导学案“自学笔记”一栏做简单笔记。无论独学环节是否放在课堂,教师都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出示课堂学习目标和提纲式学习内容,给足学生当堂独学的时间,并让学生记录新的认识和疑问,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如语文学科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一课的自学笔记:(1)我能借助字典学会本文的字词,还想提醒大家易混易错或难理解的地方。(2)通读课文,我知道文章是从____方面讲述人与象之间的关系。(3)仔细品读课文,文章中的____场景____画面给我印象深刻,让我感受到人与象之间的关系。(4)再读课文,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表达方法的异同。该环节的自学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学,探究释疑——抓好“探”。该环节是对学习内容的第二次循环学习,重点是合作探究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组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帮扶,逐一交流个人自学笔记,进行第一次“讨论性探究”。小组合学形成学习共同体对知识的统一认识,并产生小组新的共同疑问,准备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其间,教师巡回辅导,深入个别小组点拨指导。小组合学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群体展学,互动交流——重视“辩”。该环节是全班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与交流,重点是在生生互学、生生互动、生生互评、组间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展示中争辩”。听展者要关注展示组和黑板,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其他同学可以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质疑。教师认真倾听学生争辩的核心问题,不必急于介入,寻求和尊重学生的观点,等待合适的时机介入,巧妙、高效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适时对重、难点或新问题进行解疑。
全班练学,反馈拓展——巧用“延”。该环节或模拟相应的拓展练习题当堂检测,完成对知识的拓展或迁移;或归纳总结知识重难点,使其形成知识网络;或通过延伸让学生课下讨论,或引领学生走向课外,联系实际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
仍以《与象共舞》为例,本节课的练学反馈是进行当堂练笔和展评。学生们有的将自己课外搜集的泰国风情文字仿照本课的总分段式进行再创造,有的从小象的角度用导游词形式描述文本中的典型片段,有的甚至将文本内容改编成歌词或诗歌,这样就形成了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练学拓展。
就行动策略而言,活力课堂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课前,学生结构化预习的要诀是三个字:读、做、问。读,即学生通过查、画、写、记、练、思进行阅读。做,即完成导学案自学笔记。问,即在导学案中填写自己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教师结构化备课的要诀也是三个字:查、备、定。查,即查看课前预习情况,了解知识短板和问题需求及合作分工,做到了解学生。备,即备导学案,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课前质疑”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定,即对教学设计落实四定:依据课标定学习目标,依据学材定学习内容,依据流程定学习时间,依据学情定学习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四步法”组织教学:问题呈现——组织探究——指导展示——反馈梳理。在评价方面,分别给予学案完成、课前板书、讲解展示、对抗质疑一定的分值。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地参与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不同类别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分别给予不同的分数,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后,学生进行梳理型学习:结合新知对导学案及时进行纠错,归纳梳理知识要点,在导学案中进行批注记录。
上课成了享受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学生、教师乃至学校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课堂上,学生们善于倾听、乐于表达、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他们变得更加快乐、自信了。当学习成为学生的追求时,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乐在其中的享受。学生们带着自己的例子和观点展开讨论,使课堂成为争辩和思想交锋的场所。学生们在课堂心理是安全的,不会因为说错话而遭受嘲笑,不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受到打击,能时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帮助,感受到同伴的欣赏鼓励。
“活力课堂真美好,放松有趣心愿了,自从上了活力课,我们纪律真是好,上课多动小脑筋,发言精彩都鼓掌,现在讲台变舞台,展示自我多风光,成绩现在顶呱呱,不信你来考一考。”“活力课堂多奇妙,上课交流多动脑,老师让位给了我,学习一点儿不枯燥,活力课堂真是好,课堂变化大,老师少说话,讲台变舞台,发言真精彩。”学生王佩瑶、武润泽为活力课堂创作的小诗,表达了全体学生的心声。
“老师不用再讲解,同学积极又开心,每天上课真享受。”从学生们平实的语言中,足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自主合作、思维碰撞的新课堂是发自内心热爱。
学生的变化让课改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一位家长说:“这样的活力课堂,能让孩子心智和心灵自由自在飞翔,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热爱学习。当他们毕业时,从学校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带走了渴求知识的火焰,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
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家长,还有教师。教师们不仅观念上高度尊重学生、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激励学生,更在教学方式上逐渐成为“驱牛向草”的生命牧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适时介入:教师提出学习主题,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赞赏、支持以及及时的引导、提示。这样的课堂,让师生都获得了成长。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
作为扩版后现代课堂周刊的主打栏目之一,“寻找课堂改革样本”旨在关注一线课堂创新成果,关注微观领域的教学创新,发现基层学校的课堂改革成果。欢迎来稿,欢迎提供报道线索。
联系电话:18610378011
邮箱:362149788@qq.com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