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职教发展新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职业教育是知行合一、以人为本、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转型的竞争力、产品质量的代名词,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亟待补短板的重要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得到放大,目前共计1300多所高职高专学校,110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但职教集团化(PPP模式)改革举措实际效果一般,职业教育集团模式涉及8000多所学校和2万多家企业,因企业积极性不高,真正良性运转的少之又少。近年来,因受生源数量下降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大幅度减少。

    如何改变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我以为,在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大学生孵化器建设是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大学生孵化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社部、教育部曾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大学生孵化器成为每所高校和中高职院校创业就业的重要工作。

    目前,孵化器的基本模式有四种:联合办公空间模式、创业社区模式、孵化器模式和加速器模式,普遍表现为“保姆式”、“阿姨式”辅助服务平台。投资主体分两类,“政府式”输血与“烧钱式”房东。由于创业创新主要在“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所以失败率在90%以上,孵化器本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身赢利手段低端且很难持续盈利。

    而大学生孵化器依托高校强大的资源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创业成活率。

    有竞争力的专业院系,直接打造成创业创新孵化器。我国职教模式和专业技能设计是理、技兼修,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领域。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器基本都是模仿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模式,区别只是依托学校教师的指导,且上学、休学期间或毕业后均可创业。中等、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计多数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创新模式即可保持现有服务支持模式,形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利益和风险共同体,辅导员就是营销总监,系主任就是总经理,校长(院长)就是公司董事长,入学就开启孵化器模式,师兄带师弟,毕业时学生“出壳”、学校退出、教师入股。相比高科技产业高风险孵化器,定位在中高端服务业或中高端制造业的孵化器,相信创业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

    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整合,教学一开始就直接对接市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不能过多,应该选择不超过3个核心专业,而且专业间要有产业相关性。比如传媒、体育与市场营销,打造体育产业孵化器,成立专业的体育赛事协会作为运营依托;表演、导演与摄像制作,打造电影产业孵化器。教学在实践中进行,课堂在市场中运行,影视孵化器依托电影公司,3至4年上市一部优秀电影作为孵化器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

    养老服务业、文旅服务业、新媒体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运动休闲产业以及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实体经济设计服务业、教育卫生服务业等,都有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战相结合、学生与教师相结合、校园与市场相结合。

    大学生孵化器前景广阔。教学需要改革,学中用,用中学。管理需要创新,学校就是孵化器,孵化器就是学校。理念需要更新,学校毕业季不仅要召开毕业典礼,还要有新一届公司董事会成立大会。学校毕业季不仅仅是拍摄毕业照的“带帽季”,还要成为新公司迁出学校孵化器的“拆迁季”。毕业季学生拿到的不仅仅是一纸“毕业证”,还应拿到新一届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分公司“任命书”。大学生孵化器更易发展和成功,无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路径。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