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风采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中国教师报->联合主办陈招兵:大山里的一竿青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汽车攀爬过一条蜿蜒小路后,停在了湖南省桂东县青竹小学门前。见到教师陈招兵时,他正在上课。20名一二年级的孩子端正地坐在一间教室里,这是全县为数不多的复式班教学点之一,陈招兵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教师。

    可以愧对家人,不能愧对学生

    上世纪70年代,下海经商风靡一时,教师这一职业在大多数人眼里并不被看好。那年8月底,19岁的陈招兵正准备背上行囊南下经商时,村支书曾华山找到他:“咱村的学校条件不好,这学期好几个教师都调走了,可村里的娃儿不能不读书啊。要不,你留下来吧!”

    听了村支书的话,陈招兵犹豫了,想了好几天,最终决定留下。

    父母都不理解,斥责他道:“你就这么点出息?”老两口气得闭门不见,陈招兵在门外百般解释。那一宿,他没有合过眼。他也清楚,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选择贫穷,从此走上一条很艰难的道路。

    现实也的确如此。走进学校,破旧的校门、漏雨的教室、摇摇晃晃的桌椅、泥泞的操场……这就是当年的青竹小学。

    那几年可真艰难!父母年纪大了,7亩地的农活全落在陈招兵的妻子田爱琼身上,他只有放学后才能帮忙打理,农忙时,夫妇俩忙到晚上九点才点着火把回家吃饭。一个月30多元钱的工资,支撑着一家6口的生活起居,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至今说起来,田爱琼嗔怪道:“跟了他一辈子,苦了一辈子。”

    即便如此,陈招兵也没有放弃。在他看来,可以愧对家人,但不能愧对学生。

    1980年9月,即将临产的田爱琼早晨洗衣服时,突然感到腹部阵阵剧痛。可是,陈招兵舍不下学校那23个学生,让父母照顾妻子,自己仍坚持到校上课。虽然他家距学校步行只有十几分钟,但他强忍着心里的挂念,若无其事地给学生讲课。好不容易放了学,他一路小跑回到家,妻子裹着头巾躺在床上,头上冒着虚汗,襁褓中的婴儿睡得正香。那一刻,陈招兵热泪盈眶,一半是初为人父的喜悦,一半是对妻子女儿的愧疚。

    任教这么多年,陈招兵只请过一次事假,那是在父亲去世时,此外再没有请过事假,他的心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

    如果你愿意,就把老师当父母吧

    青竹村的冬天,气温通常是零下几度。陈招兵班上的孩子年龄都在八九岁以下,有的早上要爬6里多山路赶到学校上课,这是让陈招兵最担心的事。多年来,他像守护神一样,确保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

    一天,陈招兵照例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手上的笔详细记录着孩子们到校时间。然而,到了上课时间,学生陈稳根还是不见踪影。他急忙拨打家长的电话,陈稳根的父亲告诉他,孩子很早就去了学校。

    陈招兵叫来妻子看好到校的学生,自己朝着陈稳根家的方向一路找寻。天空正飘着雪花,白茫茫地辨不清上下左右。去陈稳根家要翻过山岭,一路上崖陡路滑、锐石密布。陈招兵一脚踩偏,膝盖撞在石头上。他顾不得剧痛,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磕破的膝盖流着血,浸透了棉裤。

    终于在一个山坳处,陈招兵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雪地上,正是陈稳根。陈招兵急奔过去,一把搂住他:“我总算找到你了。”孩子放声大哭,“老师,我头疼,找不到路了。”怀中的孩子身体滚烫,陈招兵背起他说:“莫怕,老师带你上医院。”来到村卫生室,陈招兵抱着陈稳根倒水、喂药,像父亲一般呵护他,直到家长赶来。

    学生小勇是个孤儿,家庭的巨大变故让幼小的他备受打击,每天无精打采,慢慢地变得内向,与班上同学渐渐疏远。

    怎样引导孩子走出童年阴霾?陈招兵倾注了许多心思,对小勇呵护有加,但似乎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推心置腹地给小勇写了一封长信。这天,陈招兵把小勇叫到办公室,把信递给他。小勇有点诧异,打开信读起来,读着读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当他读到:“命运在关掉一扇窗的同时,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如果你愿意,就把老师当成你的父母吧!”小勇再也忍不住了,抱着陈招兵失声痛哭。

    从此,小勇就管陈招兵叫爸爸。陈招兵也像爸爸一样关心他,经常嘘寒问暖,为他争取多方资助。慢慢地,小勇又像从前一样快乐,如经霜的花朵重新绽放。

    如今的小勇已长大成人,是一家公司的高管,逢年过节总会给陈招兵打电话或发短信。当然,还有其他学生的问候短信。这些短信,陈招兵总是舍不得删除。

    在他感染下,不少学生当了教师

    “知识是泉水,自己是源头。”陈招兵一直这样自勉,只有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教给学生更多东西。

    以前,村子里交通闭塞,信息匮乏,陈招兵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报纸和书籍里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村小当教师,每天为学生操碎了心。尽管如此,陈招兵从没停止读书学习,记下了二三十本读书笔记。他的书房摆放着多年攒下的上千本书,从天文到地理,从社会到人文,许多书籍虽已泛黄,却保存完好。

    在陈招兵看来,坚持不懈的学习是当好教师的根本。他很注重学习新的教育方法,钻研教育理念,在教书育人上形成了自己爱中有严、宽严适度的风格。

    在陈招兵的影响下,班上的学生也都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他们建立了班级图书角,里面的书籍有陈招兵为学生挑选的,也有学生们从家带来的,还有其他人捐赠的。书籍虽不多,只有100多本,但学生们都特别珍爱这来之不易的精神食粮,读完后像陈招兵一样学着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摘抄。

    因为爱上读书,班里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陈招兵从教38年,教过976个孩子,教学合格率100%,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

    而最让陈招兵自豪的是,在他的感染下,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也当了教师,像他一样向更多的孩子传递着知识和希望。这一切都让陈招兵觉得,自己在村小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价值。

    采访结束,陈招兵站在路口目送我们离去。回头望去,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就如同他身后大山中那一竿竿青竹,伟岸、坚韧、挺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