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 促进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
贵州医科大学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位一体”开创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健全“党建引领、全员协同、多层递进、十育联动”运行机制,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全面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协同育人,构建“大格局”
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树立“一个根本、两个定位、三全育人、四大工程、五共联促”的工作理念。“一个根本”即立德树人,“两个定位”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四大工程”即思政课程铸魂工程、课程思政浸润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基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工程,“五共联促”即价值共生、工作共融、资源共享、声音共发、形象共树。不断创新思政育人格局,聚焦明理明道,聚焦入脑入心,聚焦落地落实,充分调动各类主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参与的思政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上下互通、左右联动、整体合力、协同效应的思政大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健全思政工作制度链。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教育教学、医疗服务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制度方案,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医教研协同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促进校内外大小课堂融通互动。
把握教书育人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育人导向,在所有课程、各教学阶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和素养,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资源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态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和成长成才的实际。
坚持党史育人,彰显“大自信”
推动党史进教材。充分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以思政课教材为基础,用好用活党史学习书籍,开设了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思政课程,并将党史教育拓展到其他学科教材中,通过实地参观、场景体验、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共享党史教育资源,创新党史传播形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发挥革命英烈、时代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四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推动党史进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注重通过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讲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注重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的方式,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积极探索丰富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图片展示、视频宣传、设置议题等教学方式,宣传、讲解党史内容,重视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讲授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贵州三线建设、顶云经验、塘约道路、六盘水“三变”改革等内容,如通过《觉醒年代》《建党伟业》等红色影视,讲解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使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化、形象化。
推动党史进头脑。坚持用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带领学生到息烽、遵义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实地调研。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以思政课教师为中心,通过集中教育与独立学习,狠抓教师队伍的党史学习教育,将理论内容与历史进程、现实情况紧密结合,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口说、亲身悟,拍摄微电影,开展党史主题比赛、校园实践、文艺晚会等活动,通过党史标语、红色长廊等方式随时随地接受党史文化熏陶。
坚持课程育人,打造“大课堂”
多学科融合教学。以构建“大思政课堂”一体化建设共同体为抓手,按照“厚实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的思路,创新主渠道教学,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凝练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抓实“三基”,推进“三教”改革,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整合医工文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双向融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当好“大先生”。深挖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充分运用医学专业课程,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已建设校级课程思政课142门。获评贵州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示范课程7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与新华网联合签订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协议,共同建设独特的“理论+舆论”的“双轮双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8门课程上线新华网课程思政平台,“人体解剖学”“内科学”“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推动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转型升级,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融合运用“5G+智慧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被评选为全国首批“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建成全国一流的智慧型临床技能中心,获国家、省级教学创新大赛奖项38项,14名教师获2021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称号。
主渠道激活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造“可信、可敬、可靠”和“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入推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善思政课集体备课机制,定期推进思政工作者上岗培训、骨干培训和全员轮训,深化思政课教师研修实践,加大思政课“一课一品”建设力度,打造思政“金课”,培育思政课名师。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采用演讲、讨论、小组汇报、学生讲课、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微视频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探索“微电影”“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以“雨课堂”辅助教学手段,实现“互联网+黑板+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推动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实现线上观看教学视频、扩充课堂知识,线下细致讲解与充分互动、研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
实践课丰富教学。充分发挥医学院校专业特色,大力实施“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区治理等多元化载体,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各年级全覆盖。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打造实践育人精品项目,其中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参与志愿服务1万余人次,在贵州省志愿服务文化周暨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鼓励毕业生主动面向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进疆、进藏等基层项目就业。发挥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省级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的能动作用,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被授予“贵州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全国军事课教学成果展活动战场救护比赛普通高校组一等奖,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首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近三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别108项、省级231项,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终审决赛一等奖1项。
坚持“三全育人”,写实“大文章”
全员育人凝聚合力。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团委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全员参与,明确职责定位,增强育人意识,加强业务培训,通过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医疗服务等工作形成合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不断落实“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改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考核,入选国家教育部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思来学生社区”,配套启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以师生面对面、主题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学宪法演讲比赛、学业导师进社区、“图书漂流”、“5·25”心理健康嘉年华、“厨艺秀”美食烹饪大赛、端午游园会、垃圾分类宣传大使选拔等为抓手,举办了60余次各类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积极培育选树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组织学生开展“原型探访”英雄故事你说我听演说大赛、“学‘四史’·重温红色精神”征文、“同呼吸·共战‘疫’——我们在路上”等系列活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