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来了科技特派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过去一年只采春季40天左右,夏秋季看着茶芽发得很好,但采了没有茶厂收购,辛辛苦苦一年一亩地就挣一两千元。甚至有些农户嫌种茶效益低都把茶树挖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现在县里茶叶产业链建起来了,茶厂多了,特别是茶博士带领专家团队来了以后,茶企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了、茶叶品类多了,对鲜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茶农可以从3月初采到9月底,一亩地一年能挣近万元。”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洄水镇桦栎村村民胡兴武高兴地说。

    他们口中的“茶博士”,是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余有本。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建立了茶叶试验示范站,以此为核心,又在西乡、紫阳、平利等16个县建立了26个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科技示范基地等合作平台,与当地茶叶推广部门及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把更多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密钥”送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

    余有本到示范站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克陕南只有单一绿茶的难题。经过调研,团队从萎凋、发酵等制茶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中开始了陕南红茶生产的探索,仅用一年多时间就使红茶生产技术传遍陕南。近些年,又在陕南大面积推广白茶的加工技术,开启了陕南地区一年四季多茶类组合式连续化生产模式,用技术创新破解了陕南茶产业资源高值化利用的这道“转型升级”难题。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60%。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的根本途径就是机械化,核心是实现茶园管理机械化。近年来,余有本从机械化茶园建设、机采树冠培育、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植保、机采技术、机采机制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集成创新。

    “通过技术帮扶,解决了茶企的技术难题,企业收益,茶农增收,是我最大的满足,再苦再累也感觉不到了。”余有本说。

    经过16年的发展,全省茶园面积由原来的不足9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8.63万亩;茶叶总产量由原来的不足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2.05万吨;茶业产值由原来的不到2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12.7亿元。

    “西乡县茶产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余有本和试验站。”已与茶叶打交道37个年头的西乡县茶叶局局长陈志龙感慨地说。

    “羊老太”周占琴:我有责任和义务回馈这块土地

    不论是万头规模的羊场,还是农家小院的羊舍棚圈,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特派员——养羊专家周占琴的脚印。退休后的她,每年在生产一线的工作时间都在200天以上,从春到冬,养殖户们亲切地称她为“羊老太”。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山区,人们主要靠天吃饭,从种植业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因此,养殖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牛羊必须进圈养殖——舍饲。但舍饲羊成本高,效益低,甚至亏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占琴通过反复调查,认为制约舍饲养羊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品种。1只母羊年产1只羔羊,必然亏损;如果1只母羊年产两只羔羊,就能收回成本,但仍然没有盈余;如果1只母羊能年产3只或3只以上羔羊,就一定有收益。

    为此,她将原产于江浙一带的多胎湖羊引到西北地区。为了利用好这一多胎品种,她还建立了肉羊高效生产模式。利用该模式可充分利用肉羊的“黄金”生长与繁殖年龄段,使其繁殖与生产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羊肉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养殖周期显著缩短,从根本上解决了舍饲肉羊效益不高的问题。

    这一模式在西北地区得到广泛接受和利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多年来,不仅陕西,还有很多来自甘肃、内蒙古、宁夏、天津、安徽的牧业公司和养殖场向她咨询技术难题或请她现场指导,她都是有求必应。

    作为一名从甘肃庆阳走出来的专家,2018年退休后,周占琴多次回到家乡,回到那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地方。她说:“这里的人贫穷却不吝啬,这片土地贫瘠却很有情。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给了我许多关爱和期待的乡亲,我有责任和义务回馈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乡亲。”

    周占琴回到家乡,给他们讲技术,讲到日落西山,讲到冬去春来。他们中间很多人成了周占琴的粉丝,接受了周占琴的观点,应用周占琴的技术养好羊,好好养羊,赚钱了,致富了。一声声“周老师”叫得那么亲切,周占琴为他们致富而高兴,也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体现而自豪。

    周占琴一直认为,自己如果能向前多走几步,养殖场和养殖户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在安塞区,她听说建华镇王龙塔村有个残疾人王治元养了几十只羊,由于缺乏技术,经常出问题。她二话没说就进山了。经过她的多次指导,王治元的羊越养越多,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志丹县东武沟村王建斌以前养山羊,由于经营不善,累计亏损170多万元。他不仅成为了贫困户,而且感到生活已经没有希望。幸运的是,周占琴的肉羊养殖技术讲座点燃了他再次创业的希望。周占琴不仅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建议,还多次到他家中进行实地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肉羊饲养量从几十只发展到几百只。现在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为志丹县的养羊致富能手。

    多年的科特派工作,周占琴总能让养殖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羊老太”是众多周占琴帮扶、指导的养殖户对她的亲切称呼。

    “退休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从一种生活方式转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节点。”周占琴常说,走出去,直面生产,退休了,仍然可以为社会发光发热。

    “枣专家”李新岗:努力做让政府和百姓信赖的专家

    站在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的山头望去,万亩冬枣大棚铺向天际,一车车冬枣从这里发出,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果篮。小坡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冬枣第一村”“冬枣亿元村”。

    而20年前,近看水一片,远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辛苦一年没收成,花钱全靠打短工……几句顺口溜,却是小坡村的真实写照。

    “多亏了李新岗教授和他的专家团队对果农的指导,老百姓的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说。

    而像小坡村这样靠冬枣发家致富的亿元村,在大荔县有5个。2022年,大荔县冬枣年产值超过6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中国果业品牌价值53.68亿元,枣类全国第一。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陕西省科技特派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首席专家、国家林草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新岗。

    长期以来,冬枣都是在9月成熟收获,而且只有短短的40多天,效益有限。能不能让冬枣有更长的成熟供应期,更好的效益,甚至夏天就上市呢?

    李新岗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突破了设施冷棚冬枣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冬枣品质,经过示范推广,2010年大荔冬枣设施栽培超过1万亩,亩产值约2万元,这项技术也于2011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2011年起,李新岗和他的团队就开始进行设施温棚(也就是日光温室)冬枣试验。冬季1、2月份,外边冰天雪地,温棚里30多摄氏度,他们拿着实验仪器边测量边记录,终于在2013年成功突破了自然降温破除休眠的温棚栽培技术,从此温棚冬枣成为大荔成熟最早的冬枣,上市早、价格高、市场好,温棚冬枣亩产值增加到了9万元,枣农的收入大大提高。

    栽培技术、棚型结构在大荔冬枣产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形成了温棚、棉被棚、双膜棚、普通冷棚等4种棚型及其配套技术,冬枣成熟供应期也由过去的40天延长到5个月,从5月一直持续到11月。超长货架期和错峰销售期,保证了市场价格坚挺、供不应求,出口迪拜的优良品种,每颗冬枣6元,每斤能卖到20美元。

    “群众掌握了高科技就如同有了生产上的‘硬技术’。”李新岗高兴地说。

    除了技术推广,近年来,李新岗和团队制定了《冬枣标准》等国家、地方标准,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展全产业链数据监测与分析,开展冬枣种植的智能监控、标准化管理和农产品溯源。

    冬枣成了大荔枣农的“幸福树”。如今,村子里的青壮年已经成为冬枣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以前,在村子劳动的大多是‘空巢老人’,近年来,农民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子里30—50岁的青壮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就是冬枣产业旺了,年轻人还成为专业技术工人,除了管理自家园子,还可以到其他冬枣产区进行技术输出,按小时计酬,一年能多挣好几万。”薛安全说。

    “作为一名农业高校的教师,用科技力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本职工作。”李新岗说,未来将继续深耕冬枣技术,做好技术推广和产业服务,努力做让政府和百姓信赖的专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