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标引领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对象。今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成迭代更新,正式颁布实施。新课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培育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实践者,将生态文明先进理念、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实施路径等纳入其中,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
自1972年我国首次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教育,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传统的环境教育被理解为环境保护教育,甚至窄化为资源保护教育,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利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固然重要,但若仅止于此,不仅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有差距,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甚至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此次新课标既重视传统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教育,尤其强调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而且注意培养学生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新课标引导学生珍惜生态、尊重自然、关注生态多样性、明白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知道“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思想。新课标中的这些生态文明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地理、科学等多学科课程标准中呈现或渗透,落实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吸收了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下,不少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窄化,停留在节水节电、美化环境等层面;另一方面将生态文明泛化,将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归于生态文明教育。当下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抓住实施新课标的契机,认真研究新课标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教育要素,结合学科教材发掘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找到课标与课程、教材、教学的对接点、共生处。核心素养本位的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科实践和综合学习,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研讨。如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多学科课标、教材中均有涉及,教师可通过集体研备的形式,以多学科视角、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注重以生态行为准则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这些都指向生态行动层面——“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解决生态问题。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向人类发出了气候变化的红色警报,传达了每个人即刻改变自身行为方式以应对生态危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知行不合一”一直是全球生态治理面临的困境——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愿意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行动。此次修订的课标,不仅重视生态文明的宣传,让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更关注对学生当下生态行为的指引,注重以生态行为准则引导、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如新课标既指引学生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也明确要求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更要求学生参与植树造林,为祖国添绿。比如《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理解生态多样性的意义,更要求学生拒绝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贸易。同时,新课标对生态行为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强调循序渐进、力所能及。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保护动物,爱护一草一木,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参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活动。
课标的行为指向使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更为明确,实施路径更为清晰。学校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培养未来的建设主体,更要培养当下的生态小公民,学校自身也应在此过程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当下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培育学生的生态行为、引导学生践行生态生活上,要结合新课标强调的任务群、项目化的学习方式,以“国际生态学校”“绿色学校”“双碳示范学校”“海绵学校”“无垃圾校园”“节水型学校”等创建为抓手,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创建工作,让学生组织小课题组、社团,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调查,真正参与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
学校要积极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出学校,真正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当下不少学校与地方联合开展的“小河长制”“环保小局长”“社区生态小卫士”“长江大保护”等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生态治理,效果非常明显。学校要利用各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对接课程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素,为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国家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的机会。
强调生态道德品格的培养,反映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育人方向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都是生态问题呈现出的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异。工业化以来,人类借助科技理性,对自然过度索取、肆意开发,在自然面前表现得无比傲慢。生态文明不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补”,而是一种新的更高的文明形态,其核心要旨在于改变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些核心理念都是以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作为理论支持的。
新课标明确体现了解决生态问题的伦理道德向度,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强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人地协调观;《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具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可见,新课标透过问题的表面,真正引导学生形成对生态问题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
生态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复杂性,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唯一的道德主体,从道德教育的层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抓住根本。生态文明教育要深度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德育体系、育人方式高度关联。要将传统的人际道德教育扩展到生态领域,引导学生关怀非人类生命,尊重未来他者的生态权利。只有这样,生态文明教育才不会浮于表面,也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彰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不少学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中,让学生写环保日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可以此引导学生将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反思上升为一种道德反思,在记录自己生态足迹的同时,记录自己生态道德品格形成的历程;要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融合,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安全、生态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参与问题的解决;要与国家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只是文本和蓝图,真正加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应抓住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的契机,重视发挥课标的指引作用,打通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教学实践之间的路径,通过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深入推进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生态道德培育机制研究”[BHA200127]的阶段性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