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气象·二〇二二年中国教育观察(下)
2022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高等教育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发展主题、服务两个大局,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总体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提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过去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中及在四川、新疆考察时也均对高等教育提出要求和期望。
2022年1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高等教育要以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由此确定了全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并具体聚焦以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强国战略、以科研创新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以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新发展格局、以“双一流”建设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布局等方面深入谋划。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凸显了加强基础理论和新兴科技领域的战略导向,提出淡化身份,以真正的世界一流支撑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新模式,突出了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重点方向。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则对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年代。这一年,面对国际竞争加剧、数字时代来临、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挑战,高等教育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着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此外,过去这一年,高等教育注重以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实施多元评价,推动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着手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高校分类发展和分类评价模式。
3000多所高校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近两年每年有超过千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高校承担着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基础的底色。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需要认真思考以下议题。
在趋势应对上,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数字时代和推动高水平开放。高等教育地位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是源自对创新的需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催生出崭新的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只有融入世界才能站在科技的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自身认识上,协调好政治理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统一。教育首先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需要达到“忘我”境界,但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组织功能,又必须做好“本我”特色。高等教育要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支撑国家建设。
在实践行动上,切实做好育人和办学核心工作。育人和办学是高校的永恒主题,但时代赋予了其新的特征。育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办学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注重解决国家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发展根基更牢固
熊丙奇
事 件
5月1日新职业教育法施行,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11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以立法方式,将职业教育明确定位为类型教育,这是2022年职业教育发展最值得关注的重大进展。2022年5月1日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其实,早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一方案已经提出“类型教育”这一概念,但如何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还在摸索之中。
这一探索在2022年取得明显进展。新职业教育法为按类型教育定位办好职业教育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等的出台,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健全的支撑体系。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
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有三大关键,一是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二是按高质量标准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三是遵循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建设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推进产教融合,办出职业院校的特色。
今年,首批职业教育本科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法也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本科生的法律地位。据报道,我国已有多省份建立职教高考制度,2022年,中职毕业生已有约七成选择升学。职业教育既有中职、高职层次,还有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层次,一名中职毕业生,可进入高职院校、职业本科或应用本科继续深造,本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专业硕士,还可以进一步选择读工程博士。未来,中职学生读博士将不再是逆袭,而是十分正常的学业发展规划,职业院校学生拥有和普通院校学生平等的求学、就业与发展机会。这无疑有利于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
以类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问题。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明年底80%以上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到2025年底达标比例提高到90%以上。对办学质量差、社会不认可、各项指标严重不达标的学校将依法进行合并或终止办学。明确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将推动各地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的主体责任,打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攻坚战。真正落实职普地位“同等重要”,为办好类型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撑。
办好职业教育,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职校要着力打造一批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加快职业教育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这是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的举措,有利于提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积极性,破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浮于表面与形式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更好支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要以类型教育定位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