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华 照亮生命之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月圆中秋,光华娃与博爱娃再相聚,通过做月饼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用一双勤劳手灌注成长点滴 相约侨青夜市,一起寻找美好“光华”

    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南路的常州市光华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别出心裁地布置着好记易懂的0—9数字微景观,一草一木构建出普特孩子融合共生的成长空间;9号成长支持中心里,展示着孩子们自创的画作、陶器、手工皂等手作,稚嫩却有灵性的作品体现出折翼天使的心灵手巧;学校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了专属课程,甚至还为他们设计了专属的卡通吉祥物喜憨儿,借用常州话“喜欢你”的谐音,让他们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与温暖……

    常州市光华学校始建于1986年,是天宁区一所招收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江苏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学校充分发挥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和江苏省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研究基地的辐射作用,以专业引领与创新精神,探索特教发展密码。学校以“让特殊教育充满人性的光芒”为办学理念,为智障儿童及区域内的特需儿童提供适切的教育;汇聚优质资源构建全融合的特教生态,推动区域融合教育深度发展,坚定迈向具有苏派特色的特殊教育新坐标。

    专业引领,实现天宁区特殊儿童“全覆盖”

    从特殊儿童的需求出发,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光华学校的办学初心。作为常州市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系儿童,立足专业,全方位推进指导、研究、师培、诊断、康复等“六大中心”建设,成为区域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快速发展的引擎。

    学校充分发挥特教指导中心职能,有机整合多部门力量,在办好本校在读学生教育基础上,构建“1+21+X”区域融合教育联盟网络化成长研究,实现天宁区资源共享,为天宁区随班就读学生及送教上门学生提供指导和送教(康)服务,逐步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区域特殊教育体系。

    发挥特教研究中心职能,指导区内建成21所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提供定期巡回指导和区域融合师资培训等服务。组建10组共20名教师的送教上门队伍,“医教结合、康教结合”,为天宁区39名中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学校还为多个远程送教学生家庭配备移动终端,开通云课堂吧,让学生在家也能和在校生一起享受平等且高质量的教育

    发挥特教师培中心职能,通过“4226”师培工程,成立4个名师工作室、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推出2名优师、6名“星”师,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带”作用,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学校有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骨干教师5名,市、区五级梯队教师占教师总数51.8%。指导中心高频次开展团队培训,2019—2021年先后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近10次,受训近500人次,全面提升区域融合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

    在天宁区的大力支持下,光华学校不断提升专业性与中心功能,构建天宁区特教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天宁区特殊儿童“零拒绝,全覆盖”,光华融合教育项目组获评天宁区“工人先锋号”。

    科研兴校,形成多元共享智障教育新样态

    科研兴校是光华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作为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光华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更高的站位聚焦科研。自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召开9届省级智障教育资源中心研讨活动、9届省级微课大赛,聚力江苏省培智学校,共同为优质智障儿童教育资源整合注入新的“血液”。

    近年来,学校共成功申报全国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省市级研究项目12项,多项课题研究获省级课题评比一等奖。2022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智障儿童教育研究基地、特校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天宁区成功申报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包揽了该年基层特教学校可参评所有江苏省特教发展项目评审,学校也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2020年6月,由学校主导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11月经答辩立项为江苏省前瞻一类培育项目,进入更深层次研究。2022年11月,学校利用网络平台主办“江苏省第九届智力障碍教育发展研讨活动暨生活适应三百课展示活动”,江苏省培智学校同行、特殊儿童家长、社会爱心人士等千余人齐聚云上,热烈研讨,形成了多元共享的智障教育研究新样态。

    “生活适应三百课”以106个主题课例系统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化、交互性生活适应课程。如在《我不乱花钱》一课中,杜文洁老师依托希沃智能平台,将扁平化的教材转化为直观可见、交互多维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人民币的使用知识,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该项目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既形成了具有苏派特色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体系,也是对‘互联网+’时代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策略的一次有益探索。”光华学校校长戚志宏说。

    为充分发挥江苏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的辐射作用,光华学校还携手省内外兄弟学校成立智障教育教师研究共同体,目前已经有来自苏南、苏中、苏北及省外的7所学校应邀参与研究,共享优质资源。学校还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签订智障儿童教育研究基地合作协议,借高校之力共同探索可操作、可复制的智障儿童教育模式。

    产学研用,打造优质康复教育平台

    光华学校以科技赋能特教,人脸识别、周界防护、物联感知、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在校园安全建设领域深度应用,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智慧安防校园”。学校还积极推动智能技术与康复教育融合,让特殊儿童足不出校就可以享受优质康复服务。

    作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立足江苏省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优势,依托医教康结合理念,与第三方合作共建智慧儿童康复教育科研实训基地,深度融合发展,整合行业先进资源,共同打造优质的“产学研”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平台。

    全国知名企业、知名康教机构为学校提供一流的康复设备和管理理念,分享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将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引进学校,设立工作室,定期由专家牵头带领天宁特教教师及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开展应用型课题的研究,以传帮带的方式带领区域业务骨干教师进行项目研究,共同培育高层次行业技能人才,为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康复教学服务。

    同时,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丰富案例,捕捉特需儿童康复学习的新需要,这些又为企业和康复机构新产品开发提供思路。学校、企业、机构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先进系统,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康复特教培训基地。

    2022年,随着学校新康复大楼投入使用,新的“产—学—研—用”儿童康复中心运营模式在光华正式落地,将为后续智障教育研究助力,为智障儿童教育康复提供多元服务。

    全面融合,让每一个孩子闪耀独特光芒

    融合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尽可能地汇聚优质资源,构建全融合的特教生态是光华学校追寻的理想。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创新融合教育模式,携手影院、超市、菜场、银行等社区场所,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与普校校际联手,共同搭建双向融合平台;与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搭建职业体验的多元平台……

    在学校的“七号果园”里,7所普通学校与光华学校共同签订果树守护协议,实现精准帮扶。果树架起了普特学生沟通的桥梁,“手拉手”共融活动也因爱而生:橘树上的鸟巢在被大风吹散后,普特学生携手组建“守护小分队”,开启“筑鸟巢,孕生命”守护行动;普特学生共同浇灌橘树,采摘橘子,用橘肉制作冰糖葫芦,用橘皮制作橘子茶……融合伙伴协同合作、互帮互助,爱的幼苗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对于每一个光华学子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学校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闪耀独特的光芒。2020年,学校借助过硬的信息技术和百变创意,承办常州市第十二届特奥会,5所特校的小运动员线下比赛,线上播出,足不出户“云上竞技”。2021年10月,学校4名小运动员代表江苏省出征第八届全国特奥会,荣获一金、两银、两铜的好成绩。

    为了探索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满足区域内更多特需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光华学校还协同天宁区成长支持中心合力打造“9+1”辅助性就业项目,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的基础上,为智障学生提供一年的辅助性就业岗位培训。学校因岗选人,因人设岗,在9号成长支持中心开设了“喜憨儿门店”,自主开发了“喜憨儿冷凝皂”品牌,为学生提供如制作精油皂、手工艺作品、清洁店面等劳动岗位。

    此外,学校还为区域内青年海归创客提供项目孵化空间,打造开放式共建基地:设置文创生活馆、共享咖啡馆、生态种植园、爱心驿站等,将文创产品结合光华学生的手工作品定期开展各类绘画展、创意节、读书沙龙、有机蔬菜种植等活动,让特殊学生收获自食其力的快乐和自信。海创品牌与光华学校将开创学校助推品牌项目成长、品牌项目指导学生就业的“双向奔赴”合作新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