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关于中国童年的温柔航程
学者熊秉真女士在《童年忆往》一书序言里写道:“对儿童与儿童问题的追寻,与其说是十多年来的一种执着,不如说是一种终生不得其解的大惑。”因为这样的大惑,她就有了若干知识上的访求,《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即她访求之下的美好回响。
有关童年史研究,更多的学者与论著出自西方,其内容也多是基于西方历史发展中“儿童的发现”、家庭生活变化与社会福利研究等,熊秉真女士沉浸中国历史,致力中国儿童生活与健康问题研究,为中国童年写史,被称为该领域披荆斩棘的先锋。本书是她于“漫长的时间里应邀用英语发表的演讲和论文的结集”,成书时通过结构化的思考与整合,定为三编,分别是“身体状况”“社会生活”“多样性”,总计八章,涉及婴幼儿养育、医疗,儿童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情感世界等多个维度。这样的三编文字,恰好呼应书名“慈航”,是对传统中国儿童身体、精神成长的一段温情回溯,也如著者所译,“同情之旅”,在她的研究里,近世中国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经历,“被投射成一趟关于中国历史的温柔航程”,令人赞叹,也令人神往。
所谓“神往”,此言实不为过。读者若假想有一个传统中国的孩子,自诞生之日,会经历什么样的成长,读了《慈航》几乎一目了然,著者钩沉史料之丰富之细腻,足以将这样一段成长拼接、描述清晰。从幼医的变迁来到新生儿的照护,第一编第二章里有《脐风和断脐法》一节,所述正是新生儿来到世界如何度过第一道健康关口。要不是从这本书里读到,我是完全不知道早在3世纪末,《针灸甲乙经》就提到了著名医生皇甫谧对婴儿脐风的治疗,换句话说,当时的人就已经被新生儿的这种疾病困扰。单这一个细节,是儿童生活史,是医学史,也是社会史,可见著者用功之勤,用功之深,而且,这本身就具有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对一个话题,研究的起点该落在哪里?研究童年史,不仅是对成长后的童年生活进行观察,更有对童年的基础,也即出生、身体长大这些方面的调查,第一编第三章为《哺乳和哺育》,同样是好的例证。
此编读完,不由得感慨,都说古代中国没有“儿童”,以医案而论,对儿童的各种关照又可谓多矣,这该如何解读?在著者看来,儿科的成熟确实给这一群体带来“专业”的照料,导致了对身体、物质和文化的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引发的社会压力和制度则侵蚀了在此前相对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状态,也因此,儿童的精神生活就“被动”开始变化。
本书第二编“社会生活”着眼于上述儿童成长历程,建构起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场景:“幼教模式”“读书种子”“母亲的声音”“丧亲之痛”等,从这些场景看过去,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中国,作者以大量年谱、回忆录、私人笔记为资料库,爬梳剔抉,参互考寻,虽是论文,但笔端常带感情,情理交融,读者如临其境,几多深思。
第三编“多样性”两章,可看作著者的拓展研究,但这个“拓展”极有价值,带来理论的先声,近二十年过去,童年社会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著者这一编里所讲,大概也启发了太多人。比如第八章,有《好孩子》一节,短短的文字,是对儿童何以教养的省思与无奈。
说回熊秉真女士的“大惑”,与其说这是她的未知与不解,不如说这是她的热爱与努力,将“现代性”的注意力引导到社会上最脆弱却被忽视的人身上。她在书中引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孔尚任记得花园的豆棚上长着一株漂亮的葫芦,结出的果实优雅,腰肢纤细。五岁时,他经常站在大孩子的肩膀上摘下一两个葫芦来做房间的装饰品。
这样一个自然、自由、自足的儿童形象,令我印象深刻。我想,阅读《慈航》,在对传统的回望中,体验近世中国儿童成长旅程,也就是为了今日儿童之理解与解放,让他们同样拥有一个自然、自由、自足的现在,由此,去往一个更加温暖、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