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品”教育 育时代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庆国庆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

    围绕学生的品格养成,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慧泽小学近年来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新模式,全力构建“品格教育”文化体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合共生,润育生命。在此体系下,形成了“立德正行,智慧润泽”的校训、“阳光”的校风、“善教”的教风与“乐学”的学风,在延安精神润养和红色基因的淬炼里,朝着“一流学校、二型教师、三雅学生、四化管理、五型少年”的目标不断迈进。

    以文化奠基 

    构建“有品”的阳光校园

    一是积极构建温馨向上的校园文化。按照品格教育的要求,学校设计了“慧宝”和“泽妞”两个蜜蜂吉祥物,激励孩子们像蜜蜂一样勤劳、勇敢、团结。校园中处处以竹林设景,寓意着平安、健康、向上。分布在校园不同角落的品格植物园、品格蔬菜园、品格读书吧,则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学习、交流思考的空间。

    二是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学校精心设计了“四横两纵”书香校园建设框架,让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而书香晨读、诚信午读、亲子晚读“一日三读”的读书要求和每周品格阅读课则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从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利用主题活动日,深入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形成了“月有读书周,周有读书日,日有读书时”的读书格局。

    三是全力打造健康平安乐园。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的“精心、规范、高效”六字方针,注重流程管理,严把运行关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定期组织演练,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全面提高防范和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坚持以全员、全面、全程“三全”建设为平台,实施制度化、人性化、精细化、标准化“四化”管理模式,做到与安全养成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三结合”。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板报、专栏、校园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学消防,促平安”消防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安全教育

    以师德铸魂

    建设“有品”的教师队伍

    一是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教师纪律作风大整顿、举办教师论坛、撰写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举办“树形象、强师德、铸师魂”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优秀教师事迹宣讲、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和“三乱”承诺书、发放调查问卷、大家访、电话咨询和明察暗访等活动,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开展争做专家型和研究型“二型”教师活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三勤”“五心”(“三勤”即嘴勤、手勤、腿勤,“五心”即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责任心)。要求教师通过对照检查,在工作中寻不足、找差距,想办法、求突破,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加大“请进来、送出去”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是实施“三个工程”,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三个工程”即名师团队建设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学校制定了教师发展“一体两翼”计划,以“名师+”和“青蓝结对”两翼驱动,同时发力,同步提升,逐步壮大名优教师队伍。通过推行“三个工程”,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通过强化领导、过程控制和活动促进监督机制,使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二年称职,三年成为骨干”;全力打造“名师工程”,通过评选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活动,为名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形成梯队建设,实现团队强校格局。

    四是落实“三项机制”,激发教师发展活力。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学校扎实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量化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在发展体系中有自身定位、有发展目标、有晋级进程。学校分别确立了名师团队建设方案、骨干教师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为每一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

    五是抓实“四个常规”,打造教师发展亮点。紧紧把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课题建设和专业培训四项常规工作,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和作业制度,定期开展“三课一赛”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成立了骨干教师工作团,开展有效公开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了“反思型教研”活动,让教师们通过回顾与反思一节课的教学,对自己在课堂教学前的构想与教学设计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师生交往与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和再比较,发现教学上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组织行政领导和骨干教师构成的“会诊团”,每周二深入课堂开展会诊型教研,了解教师及其教学的“原生态”,体察“师情、生情”,从中“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实施跟踪式管理。引导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棘手问题为突破口,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形成“组组有实验,人人有课题”的科研兴校格局。

    以思政引领

    打造“有品”的课程体系

    按照“一切行为皆课程”的理念,学校通过反复实践与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形成涵盖家庭、社会、环境、文化、机制的“三类五维”品格教育课程体系。“三类”指基础课程、地域课程、综合课程,以思政课程引领,以基础课程启智,以地域课程铸魂,以综合课程追梦;“五维”指品格与修养、科学与探究、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创新。

    在三类课程中,学校坚持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体育“一二三”工程,即:每天必须坚持一项运动——慢跑,每人必须学会两项体育技能——足球和篮球,每人必须学会三套操——广播操、韵律操、徒手操。打造阳光校园,全方位助力学生增强体质。

    此外,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由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延红担任授课教师,并组建起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的有爱心、敢担当的兼职心理健康咨询团队。“家庭教育讲师认证”和“辅童成长计划”两项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打造家校共育支持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需求,学校开展了个性发展类课程,包括每周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铅笔字,三、四年级钢笔字,五、六年级毛笔字)、每周一节阅读课、每周一节艺教课,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潜力的平台。同时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兴趣为主,开展绘画、手工、编织、才艺等艺术小组。以年级为单位,成立了足球、篮球、合唱、舞蹈、秧歌、腰鼓等十几个大型社团。形成了“学苑奇葩各独秀,今朝我辈竞风流”的浓厚育人氛围,培养举止文雅、气质儒雅、品质高雅的“三雅”学生。

    学校深入开展“两节两会”主题活动,每年组织“五一”运动会、“六一”艺术节、“十一”读书节、十一月科技文化节,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通过劳动教育基地农耕、红色远足、革命旧址宣讲、社区服务、夏令营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信、自强、自豪、自护”的“六自”能力。

    为了促进课堂效能提升,学校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技巧出发,开发了“分组联动 和谐有效”的课堂模式,按照“三大理念、四大原则、五大要素、六大板块”的设置,关注学生有效发展,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和谐有效课堂,使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通过八大思维图示法和主题阅读,绘本数学,快乐英语等校本课程,营造不同的课堂教学场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高效教学目的。

    结合“双减”政策,在确保学生在校高质量学习的前提下,学校按照省、市、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要求,采取家长自愿原则,按照“基础+特色”实行“5+2”全员、全程、全覆盖课后延时服务。文化课延时全由本班科任教师担任,艺术类延时服务教师全部由外聘知名优秀教师担任,艺术类分为ABC三个大组,每组9种类别、18个项目,全是小班制,每年开展一次网上选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以德育为先

    培养“有品”的优秀学子

    学校在“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以红色基因启智铸魂”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专注德育体系构建。

    一是紧紧依托“四八”烈士陵园、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和西北局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并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撰写影评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建立健全养成教育管理体系,成立文明小标兵、安全小卫士、环保小能手三支小分队参与值日、值周管理,评选“五型少年”(品格少年、智慧少年、阳光少年、个性少年、质朴少年)和文明班级、最美办公室。开展“习惯决定人生,习惯成就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品格少年”主题教育等,狠抓养成教育

    三是立足实际,深入开展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黄土文化传承教育、绿色生态环保教育、蓝色科技创新教育为内容的“四色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