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幸福教育公益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幸福教育”就是追求教育原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幸福教育要追求什么?如何以幸福的方式实践幸福教育?幸福教育需要实践模型吗?

    12月4日,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幸福教育公益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展开互动,从不同角度回应了这些问题。此次论坛以“破解办学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为主题,采用“分专题展开—校长分享做法—专家诊断、点评—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展开对话”的方式进行,实现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研讨、分享模式。会上,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并形成了相关共识。

    与会专家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教育发展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探索。

    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上位思考与行动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和全国百余所小学一起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幸福教育倡导者、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说,“幸福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原生态,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为核心,以学程为路径,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和孩子们幸福地“学”,将教育目的和本质回归到人自身,让学校溢满幸福的笑脸和笑声,让教师拥有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和人生。

    “幸福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幸福在哪里?”会上,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次林从三个维度介绍了他对幸福教育的上位研究。他认为,幸福教育一定要用学生的感受来证明,因为学生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因子。而学生的幸福又需要教师的专业职能来引导、主导。所以说,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幸福从来就不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幸福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绝不是集体的精神状态。”《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村在会上讲述了他眼中的幸福教育。他提出,幸福教育一定是扁平化管理的大平台、小组织,即让每个小组织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个体。

    来自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磨黑镇第二小学校长自永善说:“此行让我看到了大山之外的教育样态,也坚定了我改变大山教育的决心,回去后我一定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经验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幸福教育’具有公益性,负有社会责任,我们致力于总结、提升和推广‘幸福教育’育人实践模型,联合有志于赞同、主张和实施幸福教育的学校一起前行,自下而上推进学校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发展。”高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