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希望,不惮行动。2016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开局之年”,面对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与矛盾,在各地教师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勇气与改革的智慧。2016,教师工作创新的五大价值
2016年初,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为本报撰写新年寄语,对“开局之年”这样解读:“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最后5年的开局之年。”
在这样的开局之年,对教师工作而言,如何抓住布篇谋局的契机,在教师的队伍管理、培养培训、师德建设、待遇保障等方面做好制度设计,拿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教师期待的新举措,布好局,定好调,显得至关重要。
同时,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师工作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乡村教师、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教师工资待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些难题既考验着教育管理者的智慧,也说明改革需要系统思维。
问题很多,困境仍在。但这一年来,从各地教师工作部门的行动中,我们能欣慰地看到坚持的勇气与改革的智慧。年末之际,回顾本报推出的教师工作创新经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努力方向。
核心词:深综改
价值启示之一:这一年,“深综改”成了教育热词,这意味着,要革除教育领域的“重症沉疴”,必须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简单思维,而是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打出改革“组合拳”,用系统思维推进综合改革。
今年4月,仅仅相差一天,两项省级教育改革制度的相继出台,成为教师工作领域推进“深综改”的典型范例和里程碑事件。
4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一口气出台了5个方面17条措施,全力破解困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编制、教师配置、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课时管理、绩效分配、短缺学科等诸多难题,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合理配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科学优化中小学教师配置、健全并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以课时量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问题,等等。每条措施都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既用活用足了县管校聘、职称改革、绩效工资等国家性改革政策,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因地制宜,不乏亮点和新意。
1天后,在首都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据介绍,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北京市17万中小学教师将享受新政策带来的实惠。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以来,北京是第一批积极作出回应的省份之一。在各省份的改革举措中,北京市的方案让人眼前一亮,究其原因就在于方案中提出了民办教师也可以评职称、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不再将外语和计算机作为职称评聘必备条件,以及改革职称评聘标准和方式,不重“资历”重“实力”等。这些新政策,抓住了困扰教育发展的“痛点”,也让教师看到了成长的希望。
应该说,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之举,这两份省级改革方案的出台在时间上并不早,但一推出就备受瞩目,引发社会各界点赞。这是因为两份方案都充分显示了区域教育管理者切实解决困扰教育发展难题的决心和勇气,不仅是落实国家政策的细化措施,而且蕴含着教育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操作智慧。
像这样的改革“组合拳”、政策“大礼包”,全国还有许多,比如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推出的校长职级制、义务教育管理权力清单、阳光招生、阳光分班等为主的教育治理改革,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推出的教师安居工程、名师引领工程、教师关爱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为教师办实事的“四大工程”,湖北省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实行的“管办分离、法人治理、全员聘用、社会统筹、校财团管”等教育管理综合改革,等等。
核心词:精准扶贫
价值启示之二: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本年度教师工作的重头戏。为了真正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各地纷纷推出一些实招、新招,集中体现了对乡村教育的“精准扶贫”,正所谓,找准“痛点”再改革。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选“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经过专家评审,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内蒙古乌兰察布、河南光山等20个省市县的创新举措最终入选。
而这仅仅是一年多来,教育部督促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系列工作之一。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希望,也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支持乡村教师,需要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使出“洪荒之力”,但同时又要深入调研,清楚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真实需求,从而对症下药,精准发力。
在湖南省龙山县,一项教育调查发现,尽管受惠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近年来免费师范生已成为农村学校师资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缺乏专业引领,成长缓慢。为此,龙山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免费师范生岗前挂职锻炼活动,精选省、市、县专家名师对这些新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让他们踏上成长快车道。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键在于‘精准’二字。”龙山县教体局局长傅立波说。该县通过偏远学校人才津贴、教师公租房建设和乡村教师轮训等举措,抓住乡村教师的需求点,让他们“安心教、善于教、乐于教”。
同样,在重庆市江津区,区教委通过推进城乡教师一体化建设、用足用好乡村教师特殊津补贴制度,解决好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乡村教师从过去的“留不住”实现了现在的“不想走”的态势;在河北省大名县,当地另辟蹊径,通过加强基层群团建设,让乡村教师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个人成就感,同时通过树立乡村教师典型,向社会传递教育正能量,在提高物质待遇的基础上给乡村教师政治上的“无上荣誉”,最终让乡村教师“把根留住”。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育,必须吃透“精准扶贫”的政策内涵。
8月31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介绍说,目前全国32个省份都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办法,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有所提升,职业荣誉感有所增强,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乡村教师回流的可喜情况,这对乡村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十分有利。但他同时也强调,教育部还将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各地做好这项工作。
核心词:区域联动
价值启示之三: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破除教师培养的“瓶颈”和“壁垒”,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而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相互联动,是值得关注的创新尝试。
10月21日,长沙、武汉、南昌、合肥等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国教师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研讨会”活动。
这4个中部省会城市不仅地缘相近,而且在经济结构、人口构成、教育资源分布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特别是都面临如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共同问题,经过集思广益,他们推出一份支持乡村教师的“长沙共识”,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四市力争到2017年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补充。他们同时认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主体责任在地方各级政府,经费保障、督导检查等都需要取得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教育部门更要主动作为,找准重点,逐个解决。
而这次会议的另一项创新成果是,四省会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签署了教师培训机构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我国首个以支持乡村教师为主旨的跨区域教育发展战略协作体。未来,四市将通过建立密切、稳定、融洽的教师培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信、互助、互利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在校长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与指导、科研管理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尝试,开启了区域联动、共同致力于教师培训的新时代。
而在全国各地可以看到,通过打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壁垒,创新教师培训机制的经验也在不断涌现。
在陕西西安,经教育行政部门主导,通过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建立大学区优质资源平台,推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全市性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课、优质课展示评选、同课异构、主题课例研修等形式,搭建教师学习、交流、沟通、展示平台,传播优秀教学经验,发挥优质资源辐射作用。
在黑龙江大庆市,以市教师进修学院为龙头,全市的教师培训机构有效联结起来,成立学科教研中心组,改革教研方式,以“小课题研究”促进教研工作的落地,在全市范围开展校长、教备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和专兼职教研员“五支队伍”培训,通过“空中课堂”实现教研活动区域共享,为教科研部门服务于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找到了一条生动、有效的路径。
可以预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师管理机制的改革,这样打破传统壁垒,实现教师工作区域联动的做法将成为一种常态。
核心词:最后一公里鐡掑懎绔舵笟鍨焺鎼存ぞ绗呴崡鏇氱喘閹拷 濮e繐銇夋0鍡楀絿閸掝偊鏁婃潻鍥风礉閸楁洖宕熸导妯诲劕娴滎偂绗夐崑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