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程需要直面学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的变革以课程为载体。近年来,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热潮不断高涨,为了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大众化课程创建行动已经开始。

    现在,不是要动员学校积极参与课程创建,而是危机感、使命感驱动学校和教师自觉加入大众化课程创建行动。但热潮背后,也有各种问题在涌现。发现好的经验,避免存在的问题,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课程发展的走向。

    按需学习,如何跟随学生的心性

    不少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并不喜欢教材,虽然审定的教材渗透了编写者的心血,编写者也一心想着为学生服务,但现实往往变成了一厢情愿——课程是专家规划出来的,而不是生发于学生内心的。在这种课程里,学生的意愿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关注,值得怀疑。

    成年人不要以为天然懂得儿童,懂得他们独具特色的心性。要想真的走近儿童,除了了解儿童的心性,顺应他们的心性,谦虚观察,谨慎试探,更要学会不断否定自己呕心沥血的预设。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几年前,我在美国访问期间,听当地学区负责人和校长介绍说,家长只要向学校提出自己孩子某方面特殊的学习需要,学校就要尽可能寻找师资,单独开课,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相当理想状态下的按需学习。

    当然,我们的学校或许没有这样的制度、这么雄厚的资金开发这样的课程,一般学校大多采取开设社团课程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选择的空间,但社团课程往往每周一次,且课时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无论如何,跟随学生的心性,按需学习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校本课程,时间从哪里来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提倡把社团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校本课程只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点补充,其作用并没有学校宣传得那么大。毕竟,能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能让学生做多少事?这就带来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性,尽可能按需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以我所教的科学学科为例,我们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是十多年前编写的,教材呈现的学习方法被国际知名科学教育专家韦钰院士评价为“不是探究式的”。采用这样的教材教学的课堂,我称之是“用机械的探究步骤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往往变成了教师执行教材和拟定“探究”步骤的傀儡。这样的教材和教学,怎么可能顺应学生的心性,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探究空间。

    以我的想法,不妨采取这样的步骤,把教材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取出来,根据学生的兴趣,重新设计一个长周期的探究项目:把一个单元当作一节课来教。即把一个8课时的“运动与力”单元变成一个4课时以上的深度探究项目,原来的单元既要制作重力拉动的气球小车、橡皮筋动力小车,还要研究摩擦力的内容,每个点浅尝辄止,且时间无法保证。而现在设计一个跑得又快又远的气球小车,不仅涉及教材原有的知识点,还给学生带来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里,学生的心性才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生成性课程,从规定走向可选

    课改之初,我就推崇课程的生成性。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按捺不住了,或大张旗鼓地大幅度自编教材,或默默地改编教材,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比如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唐晓勇开发的统整课程,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我校美术课程组的教师亲自设计的美术创意课程,真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似乎成了一种草根教师的自觉。

    但也有学校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喜欢的不教,学生不喜欢的偏要塞进教材让教师教;认识真实世界的内容不教,肤浅的、割裂现实的偏要学生掌握。这样的教“书”生涯是不是太无聊无趣、太对不起学生?我们必须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语文教师孙安懿把学生一篇与鸟有关的作文拿给我看,是学生描写从窗外竹子上飞来做客的小鸟,生动有趣。

    既然学生喜欢观鸟,为何不满足他们?

    我与孙安懿老师约定,先让学生读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中的片段,我再去网上下载文字中涉及的几种鸟的录像,让学生看看巴勒斯是如何描写鸟的音乐会,如何理解美妙的大自然。然后,我们带着学生去与学校一条马路之隔的公园观鸟,还闭上眼睛聆听有多少种鸟在一起开“音乐会”。随后,学生们写了相当不错的观鸟作文,在班级进行分享。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对鸟的知识了解不足,阻碍了学生的文字表达。于是,我们请来了一位相当专业的教师给学生讲解常见鸟类的知识和观鸟的方法,并再次带领全班学生去聆听鸟的“音乐会”。

    这一次,学生的作文更了不得了,不仅写得越来越长,而且还找来欧阳修的诗《画眉鸟》进行学习,通过画图配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鸟、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

    至此,学生的观鸟热情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还影响到了家长。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了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观鸟并写了一篇作文,之后家委会的家长们在QQ群商量,如何组织孩子一起去红树林观鸟……有了这么有趣、有深度的学习活动,还愁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吗?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课程不是规划出来的,是跟随学生眼中的世界不断生成的,对学生成长的良好影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

    教师是一项需要热情和智慧的职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成为教师。但在教育培训风生水起的时代,课程是可以卖钱的,但无外乎是在卖教材和教学器材。我不解地问圈内人士,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培训和提升教师水平?他们几乎都在说同一个事实,没有多少教师能自己开发课程,只能编好教材,提供器材,让他们依葫芦画瓢教学生。而且这样的课程好复制,可以迅速在其他地方布点开课。这难道是“课程为王”的体现?

    课程为王,绝不意味着教师只需要“依葫芦画瓢”的水平。全国教师这么多,教同样的教材,为什么教学效果的差距那么大?这说明,教师的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课程,应该顺应儿童眼中的大世界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应该不断对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探索提供条件,进而推波助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由此学生才会因为不断获得的成就而充满惊喜和自信。所以,课程绝不等同于规划出来的“教材+器材”;课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是随着学习的发生进展和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课程是活的,而“教材+器材”是死的;课程是不断生发激动人心的故事,主角是人,而决定故事是中断还是继续的人是教师。所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故事发生。

    未来,对课程起决定作用的不见得是专家,不见得是相应的文件或规划,只能是直面学生的教师。所以,提升教师理解学生心理、开展生成性课程实践的能力,给教师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值得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未来已来,是该主动改变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