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中的虚假现象
课堂上,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建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倡的集体生产模式,是生产队长的“一言堂”。这种生产力低下的集体主义,逐渐被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所瓦解。改革开放后,在全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在教育教学领域,传统课堂就如同生产队集体生产模式,教师“一言堂”,学生群体失声,在被动条件下接受并完成许多“要求”。而小组合作机制就如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被动的、受控制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
再回到课堂现场,学生上课睡觉、玩耍等种种不学习现象越来越多。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跟不上往往使得成绩越来越差,学生学习的“负积累”现象愈发严重。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丧失学习信心。如何有效改变这种状况?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条路径。
作为教师,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明确任务要求、学法指导等。教师要走下“神坛”,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习的首席参与者。我们试着想想,划分小组后,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或讨论,或展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真实学习中,他们的成绩又怎么会下降?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自信,只有相信、坚信才可能成功,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进行小组建设首先要求真,同时也要打假。
一要打“假教”。许多教师教了几十年书,每堂课都辛辛苦苦地千叮咛万嘱咐,就差手把手教学生这个题怎么做、那个知识点怎么理解。即使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许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其实,真正的“教”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打“假学”。课堂上,不要轰轰烈烈地演戏,要有广度、深度、效度。教师要让活动促使学习真实发生,不要应景地让学生假合作、假讨论。传统的教学太死板,过于注重形式的教学又太激进,我们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走中间道路。
三要打“假鼓励”。教师应杜绝“你真棒”之类千篇一律的评语,用真诚、真情感染和鼓励学生。
四要打“假负责”。教师要杜绝打着“负责”的名义体罚学生、冷淡学生等行为,这是反教育行为,甚至在做违法的事情。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美好的东西。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青县树人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