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公共学习空间 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对2010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青年认为,建设更多公共学习空间有助于丰富年轻人的文化生活;70.2%的受访青年建议合理划分公共学习空间布局,满足多样化需求。
改造和重构公共环境,形成公共学习空间,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一个热点。与传统教室学习相对应,公共学习空间主要是对人们共享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配置,从而打造具有流动性、整体性、时尚性和教育性的学习空间,将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和教育空间相融合,从而让学习无处不在。
近些年,公共学习空间悄然兴起,其背后是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日益增长。如何在商业模式和公共文化供给之间寻找平衡点,完善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营造更好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满足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学习需求,有待全社会在实践层面共同探索。
目前,能提供公共学习空间的地方主要有付费自习室、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咖啡馆、休闲书吧以及一些“网红书店”等。去这些地方学习的人,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业余时间学习,有些是为了考研,有些是为了感受学习氛围,有些则是为了保持阅读习惯等。
根据调查,70.2%的受访青年希望合理划分空间布局。这表明青年所希望的公共学习空间打造还未达到预期,在学习氛围、便利程度、功能设置、智能运营、布局配套、合理对接、城乡分配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可见,让学习无处不在,改造和重构公共学习环境,搭建全民学习的广阔空间,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公共学习空间现已朝着个性化和沉浸式的方向发展,重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如便利、美观、舒适、开放、轻松、愉快的感觉。因此,建设公共学习空间,应考虑多样化需求,这有赖各界携起手来,不断增加公共学习空间的供给,更好满足更多群体对学习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
关于增加供给的问题,应当给予公益性公共学习空间更多的政策支持,因为这是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学习需求、打造城市学习氛围的一件大事。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书店等,提供公共学习空间。
对于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学习空间,如城市24小时营业的个体书店、收费公共自习室乃至社区场所等,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对于有不同目的的学习者,需要有不同的服务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空间的供给量。更重要的是,要用好政策,给予经营者一定范围的减免税优惠等,使其增强获得感,激发其积极性。
此外,针对目前收费公共学习空间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多采取类似“二房东”的经营模式、客流缺乏稳定性等现状,还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有了行业标准,有利于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学习体验感。有了这些正向因素,有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
携手共建公共学习空间,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需要包括城市管理者、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的积极参与。其中,既要有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也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精神,由此才能使公共学习空间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行稳致远。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