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和人民同忧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铸就了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展现了高尚人格和优良作风。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心怀“大我”,“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在钱学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钱学森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自幼聪明伶俐、读书刻苦。钱家“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家训,让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种子。求学期间,钱学森与好友时常聚会,纵论天下,共抒救国宏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喜讯传到海外,钱学森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如日中天的事业,决定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搞建设。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几经波折、历时5年,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党和祖国。他设计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蓝图,为祖国成功迈入工业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舍弃“小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说的正是像王淦昌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1926年,热血青年王淦昌和数千名同学参与游行集会活动,要求拒绝八国通牒,然而军警竟朝学生开枪。他向老师诉说自己的气愤和痛心时,老师的一番话,激励他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1961年,在世界物理学界声名正盛的王淦昌在接到核武器研制任务后,只留下一句“我愿以身许国”,便一下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他更名“王京”,放弃了本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基本粒子研究方向,投身戈壁荒漠,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军人物。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为大家树立了科学、道德的典范。

    无私“忘我”,“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是对林俊德最为生动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之初,刚毕业的林俊德义无反顾地踏上前往西北戈壁滩的道路,一去便是52年。从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再到氢弹引爆成功,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次数多达45次,林俊德参与了每次研究。在核弹引爆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冲进爆炸现场,提取最有利的爆炸信息,为下次研究做好准备。我国核武器研制成功后,林俊德也没有退居二线,仍然活跃在相关领域。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拖着病重的身体,坚持在病房工作,离世前完成全部工作。他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一生,树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不断“超我”,“专注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描述的是袁隆平毕生追梦圆梦的动人事迹。袁隆平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班级去郊游。当时,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便在他脑海中深深扎根。报考志愿时,家人建议他学工科、医学,袁隆平却坚定地认为农业非常重要,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他如愿走入农校,扎根农学。他带着动人的“禾下乘凉梦”,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在80多岁的高龄不断超越自己,再创奇迹,培育出可以在盐碱地和滩涂土地上大面积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高品质碱生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年又一年的长期科学实践中诠释出动人的科学家精神,留下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奋进新征程,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始终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勇攀高峰、不懈探索。

    (易俊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铭系该院副校长、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