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导向构建教育评价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高校长期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科研重数量轻质量、“五唯”评价倾向以及教师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足等问题,以质量为导向构建高校教师教育评价与绩效分配新格局,破除“五唯”痼疾,引导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上注重实绩、贡献和质量,是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突出基础性绩效导向作用
提升教书育人质量
当前,针对长期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高校必须着力推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从而形成可监测、可追溯、可控制的闭环教学体系,为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奠定科学基础。进而修订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与绩效分配实施方案,构建教学评价“短周期”和科研评价“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学年度考核中,要侧重评价教学的“质”与“量”。其中,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学时等方面,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严格执行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方面。在此基础上,打破以往基础性绩效按教师职称等级分配的模式,回归绩效本源,将占比较大的基础性绩效直接与教学评价和考核挂钩,并基于此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实施绩效奖励或惩罚。
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为了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自2017年起实施教育教学体系、年度考核与绩效分配改革。政策落地当年,“动真碰硬”的考评结果与绩效奖惩震惊全校,2300余名专职教师中有412名因教学工作未达标而被扣发绩效工资。2021年,有30名教师因没有达到教学管理要求,被取消当年申报高级职称资格。
这种超常规的改革,力度空前,效果明显。2017年至2021年,教学工作未达标的教师数从最初的412人下降至89人。如今,“争课上”代替了过去的“排课难”,提升教学质量已在学校全体教师中达成共识。
基础性绩效工资改革以来,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每年有近6000家大中型企业到学校招聘,本科毕业生到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的占签约总数的7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报告显示,学校位列2021年大学生竞赛榜单第8名,位列2017—2021年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9名。
构建校、院、系三级评价机制
强化科学研究质量
对每一位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对准确的质量与价值评价,是科研评价破“五唯”的关键所在。高校学科众多,差异较大,成果的体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实现准确的评价难度很大,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破“五唯”可能就会流于形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合肥工业大学细分学科方向,同时吸纳大量学科“小同行”参与评价。
首先,调整二级学院的内部机构,加强系班子与基层党支部建设,同时对系班子成员给予岗位补贴,从而形成职责明确、乐于奉献的校、院、系三级治理结构。
其次,深度优化绩效分配实施方案,出台教学科研质量评价与奖励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二级学院是破“五唯”工作的主体,专业系(所)是破“五唯”工作的基础,要求教学实体制定并实施《教学科研业绩评价与绩效分配实施细则》,强调成果评价与绩效奖励力戒平均主义,不得以论文数、项目(经费)数、专利数、职称职级等作为分配依据。最终,形成从学校出台指导性意见、学院制定实施细则、系(所)参与操作三个层面,对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的机制。同时,学校要求二级学院的实施细则要经过学院教代会通过方可实施,并通过校院系三级机构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改革能够落实落细、及时反馈与优化调整。
以学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例,学院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出台《学院建设与发展突出业绩(成果)奖励实施办法》。该文件规定教职工突出业绩(成果)奖励在个人申报、系(所)查验的基础上,由学院专门委员会评定价值贡献等级,学院再根据当年实际情况进行等级认定和奖励。在新的价值评价体系引导下,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学校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装配在多艘大型水面舰艇上;高端成形装备协同控制与智能运维服务系统,突破了高端装备部件成形关键难题,成功应用于神舟飞船和长征火箭;智能柔性驱动机器人装备成功应用于“天眼”工程。学校还攻克了高精度几何量测量及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设立公共服务奖励性绩效
完善治理体系质量
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质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级各项公共事务。高校可以在深化校、院、系三级治理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学院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等与治理体系密切相关的组织建设。这些组织的高效运行需要大量教职员工参与其中,然而一些高校长期对教师投身校内或院内公共事务缺少激励措施,导致教师投身公共事务积极性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治理体系的效能与质量建设。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院、系的公共事务,高校可以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公共服务奖励模块,明确公共服务内涵和奖励细则,指导二级学院制定“公共服务奖励性绩效实施办法”。学校按照教学实体的职工数核拨总量,学院按照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办法,评估每一位教职工在公共事务中的贡献,确定相应的奖励级别,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校、院、系公共事务。
通过设立公共服务绩效,可以激发教师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其他额外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校、院、系三级机构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有了公共服务绩效后,基层单位存在的人手不足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以合肥工业大学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为例,成效特别明显。几乎所有教师都参与指导学生各项课外活动,在“科技创新”模块,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创新工作室800多个,每年指导近4万名学生;在“体育健身”模块,体育教学部教师每年指导近万名学生课外体育健身和参与各类体育竞赛;在“社会实践”模块,学校教师每年指导300个校级团队、50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教育评价与绩效分配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动态化的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高校必须紧盯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在教育评价改革、绩效工资分配、综合评估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大胆探索,致力构建综合改革、制度创新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者陈刚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冷辉系合肥工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梁樑系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