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建设 培养“阳光少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要有态度,更要有“温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师大附外”)铭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行动总纲,秉持“我们在阳光里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有优长,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以“阳光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契合点,建设“阳光和谐”的校园文化,打造“温暖敞亮”的教育境界,培养感恩、自信、乐学、善思的“阳光少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化润心 

    阳光育人启新篇

    师大附外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曾是成都市工农兵中学,之后转为成都市第四十六中学。2010年,根据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暂停高中,加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国语学校校牌,建成一所有特色、高品质的寄宿制外国语学校。

    几年前,经过多方探讨和研究,学校确立了“我们在阳光里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五育并举”。阳光是明亮的,学校追求“敞亮”的教育,在“做大格局,做高标准,做细过程,做精品质”的精神引领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阳光是温暖的,学校追求有温度的教育,“于人善待,于事尽心”,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建设家长学校等,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师生和家长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借助四川师范大学及其他社会资源,在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家校社氛围;阳光是普照的,学校追求普惠的教育,倡导有教无类、全面发展;阳光是七彩的,学校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名教师发光,让每一名学生出彩。在“阳光文化”的浸润下,学校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课程筑基

    “七彩德育”促成长

    《释名》云:“德者,得也。”学校坐落在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紧邻成都文化符号李劼人故居,有历史积淀,亦有君子之德。

    在“阳光文化”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阳光文化”的教育品牌,形成了“阳光德育”课程的七大内容体系,包括红色理想课程、橙色活力课程、黄色感恩课程、绿色和谐课程、青色责任课程、蓝色创新课程和紫色诚信课程。学校德育处组织教师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年级活动为单元,以一月一主题活动的形式,系统推进德育课程实施,形成了三年一贯的“德育课程地图”。

    例如,在绿色和谐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学校开发了“厨余垃圾堆肥”“旧物改造”“节约用纸”“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等系列以“零废弃”为主题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实施,大多涉及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达到提升文明素养和环境素养的德育目标。

    评价助力

    全面发展提素养

    师大附外围绕学校“阳光文化”设置“七彩阳光少年”“特色阳光少年”(分七类)和“十佳阳光少年”三级评价体系。“七彩阳光少年”的评选,以成都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劳动与实践五个维度的发展情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参与。“特色阳光少年”的评选注重学生在某一个维度特别突出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兼顾学生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采用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都“看得见”。

    实战砺能

    卓越品质铸辉煌

    隆冬时节,寒风萧瑟,而太阳催生万物,挥洒温暖,学校师生沐光而行,满载而归:四川省第二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亚军、成都市校园足球T联赛总冠军、成都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特等奖、成都市首届青少年越野滑雪(滑轮)比赛甲组4×400米团体冠军……

    在师大附外这片教育沃土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用行动彰显风范,用实力诠释优秀,将一个个精彩瞬间定格;教师因材施教、“顺木之天”,被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党员先锋教师等;在省市级演讲比赛、机器人竞赛、科创大赛、阳光阅读活动等比赛中,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练”“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裁判员”……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卓越,学校的办学品质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日益提高,吸引多所外地学校到校参观学习。学校先后荣获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文明校园、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实验学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点学校、成都市环境友好型学校、成都市锦江区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四川省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称号。(刘昌斌 杨丽 曾宏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