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素质语文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作为衡阳师范学院较早创办的文科院系,文学院发展快速。近5年来,文学院以湖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序号47)为契机,依托湖南省高素质语文教育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省一流本科专业及省教改项目(编号HNJG-2022-0229/HNJG-2021-0800)等基地、平台与课题,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所、校校协同育人,不断构建和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建构、夯实以“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为主体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平台
文学院与衡阳市教育部门、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有限公司等23所学校、企业共建“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创新和践行“政府部门主导、院所引导、企业主体、高校主为”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良性机制。如与衡阳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创建船山国学院等合作基地,培养服务地方各类文化传承人才;与湖南省中语会、衡阳市教科院等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签订校所合作协议,共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或地方文化建设专家智库,培养服务乡村卓越语文教师等人才;与省课改名校株洲景弘中学等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研教改与创新能力。既聘请教育部门负责人、合作学校校长、湖南省中语会专家,以及培训机构创新创业导师等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组成专家库,又选派邓水平等骨干教师到共同体学校任职,建立健全“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举办“新语文论坛”,探索“协同教研”机制,与共同体学校围绕语文“课程思政”、船山思想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新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将“新语文”开展办学理念拓展到乡村教育,如通过祁东启航学校助力留守儿童成才成长,通过常宁塔山中学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开展“乡村教师寻访”活动,挖掘乡村教师典型事迹;举办“炙爱的乡村——乡村教育校园思享会”活动;为东南小学授予“寸草心计划”之“春晖实践基地”牌匾,激发学生扎根基层教育的热情,倡导大学生关注乡村和家乡,服务于教育。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理论水平,而且拓展了实践操作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红网湖南频道、新湖南、红网时刻、衡阳日报社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传承·融合·创新:船山思想渗透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探索与实践”“新时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地方高师院校新时代教师教育‘四驱动一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分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探索、实施“以师范专业认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策略
以学生成才为导向,积极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及学科竞赛。文学院成立了教学比赛指导委员会,开展各类专业活动选拔人才,如校园原创诗歌大赛、辩论赛、汉字英雄大会、诗文朗诵比赛、主题演讲比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写作竞赛等,采取多种指导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打造文学殿堂,建构文化品牌,开展各种育人活动。投入100万元建设“夫子园”“芜绿堂”“书法室”等学生活动场所。开设“夫子讲堂”,举办“创意写作三个维度”“格律诗谈略”“向孔子学幸福”“现代社交礼仪与茶艺”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沙龙。成立以首席专家命名的创作、评论、朗诵、书法特色班,开展特色学生活动,围绕读、写、听、说打造师范生核心素养,构筑了较为完整、全面、系统的第二课堂体系。举办了“致敬二十大、书写峥嵘史”“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青春演讲比赛”“中秋诗词师生吟诵会”等十余项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等项目,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训练。充分利用省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及学科等立项建设,不断优化网络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积极构建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与平台。以“湘派语文研究基地”与乡村语文教师网等平台为依托,创办“新语文论坛”。新文科立项以来,文学院学子先后参加国家、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20余项,获得湖南省挑战杯、湖南省“互联网+”、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湖南省写作大赛二等奖,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特等奖、一等奖,30余人次获得“华文”师范院校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线上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打造、强化以“以文化人”工程为特色的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品牌
在近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文学院聚焦师德素养、母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语文教育教学素养、研究与创新素养四大素养,不断开拓各种资源,凸显长期形成的优势与特色,打造了系统化的“以文化人”工程。如联动构建校本课堂(理论与实践课堂)、基地课堂(实习见习、就业创业课堂)和空中课堂(网络课堂)三个课堂,不断推进以文字化人、以文学化人、以文化化人,实践“三文化人”;强化以船山思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基)、以湖南南路师范学堂传统为代表的师范文化(强本)、以湘南第一党支部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铸魂)内涵建设,并以三种文化为引领,实践“三阶铸人”;积极传授学生为学(立德立功立言)、为事(敢担当善作为勤奉献)、为人(做中学语文教育的引领者)之道,解决师范生教育情怀生成、培养机制统筹、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等关键问题,实践“三为立人”。开展船山思想进校园、船山思想励志青年等活动,通过课堂、讲座、社会实践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成立“文心社”,开展“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师范精神等方面推动“时代新人培育活动”。以船山文化精神为内核的“以文化人”工程入选湖南省实践育人十大案例,船山学社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文学院戚怀月、王芬等学子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孝行人物、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湖南省第四届“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9届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湖南省普通高校“阅读推广大使”、服务西部典型等各类荣誉称号。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该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四有品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与“三维动力”(内驱力、发展力、行动力)的人才观念,努力深化跨学科专业、跨行业领域的新文科“政产学研”四维协同育人实践,积极引领教学主体转向师生共同体、教学时空转向课外延伸、教学目标转向四大素养、教学内容转向核心素养体系、教学方式转向对话合作、教学评价转向学业质量“六大转变”,具有开拓创新价值。
(任美衡 文玲 左其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