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教育“牵手”名著阅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落实新课标大家谈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大亮点。作为关乎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教育既是“跨学科”的,又是“主题学习”。新课标背景下的法治教育要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关键课程,强化各门课程的沟通互联,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生动实践,综合发展学生的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名著阅读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有助于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文本世界,提高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形成独特的阅读思维,促进学以致用,是语文学科典型的学科实践活动。在日常开展名著阅读时,教师可以依托名著阅读活动,切实推进法治教育,让法治教育与名著阅读“牵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打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独特风景。

    注重主题引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为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即要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进行单元化主题教学设计。依托名著阅读的法治教育活动要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的基本要求,围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遴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有关篇目,形成学习单元。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青少年学习和掌握宪法知识,增进对宪法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坚定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具备一定的道德是非判断能力的特点,小学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宪法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今天我是升旗手》《我们的母亲叫中国》等一系列作品,促进学生置身于人文情境,不断深化宪法认同意识,升华爱国主义情怀。此外,教师可以基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民法典教育等学习主题,精选相关阅读篇目,建构起立足名著阅读的法治教育学习任务群。

    注重问题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为解决真实问题服务,契合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故而,设计驱动性问题,为学生指明持续思考和探究的方向,引领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环节。

    例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建议推荐小学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描绘了作为童养媳的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12岁的团圆媳妇在夫家为奴为婢,饱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在进行《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设计驱动性问题:假如团圆媳妇生活在新中国,她的命运会有怎样的改变?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作出的法律保障,以及我国现行的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的理解,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优越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高度认同。

    再如,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有待提升。引导未成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法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基于上述法治教育目标,让学生重点阅读“李逵遇李鬼”这一经典故事,并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从现代法治的视角,分析当遭遇姓名被冒用或者购买到假冒商品等被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形时,该如何正确维护合法权益。这样的问题探究,将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关联,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合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成果制作与展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做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成果制作、分析展示等环节,把相关学科或相邻学科的多种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呈现能够证明自己达到预期素养目标的真实产品或表现性任务。依托名著阅读活动推进法治教育可以结合相关学习主题,围绕驱动性问题,促进学习小组形成读书笔记、调研报告、学术小论文、音视频等可视化成果,并进行公开展示和分享,让反思性学习真正发生。例如,在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宣传和普及民法典的时代任务,引导学习小组以《西游记》人物或相关情节为原型,围绕人格权保护、孝亲敬长、文明乘车、绿色生活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设计、制作民法典教育主题宣传海报。该成果制作和展示活动对学生多元智能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发挥理解迁移、审美创意等综合素养,对其所掌握的民法典基本知识进行艺术化表达,有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学科跨越”,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不断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

    (作者单位分别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