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子衿课程”体系 培育创新型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导学课堂教师点拨 科技课程师生交流

    长春市实验中学创办于1949年,是长春市仅有的一所公办标准化寄宿制高中,先后入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吉林省首批重点高中、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树木覆盖率达46%,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被评为国际绿色生态校园。校园内生物多样,绿树成荫,春夏秋冬风景各异;子衿湖畔,孔雀开屏,大鹅嬉戏,宁静自然,生机勃勃。教学设施齐全,设备精良,是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于2017年与莱索托马驰本学院国际学校合作建立孔子课堂,5年来累计培训汉语学员8000余人次,组织国家、校级活动百余次,助推汉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奉献、业务精湛、乐于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19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101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12人。

    学校坚持守正创新,深化特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高中”为理念,以培养“人文底蕴深厚、善于自主合作、拥有创新思维”的实验学子为目标,以“课程引领”为核心,以“生涯教育”为主线,以“三全育人”为导向,以“五个学会”为切入点,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子衿课程”体系。丰富多元,“五育融合”,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规划,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内涵 

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1.找准核心:聚焦人才培养目标

    长春市实验中学的课程设置立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保证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校本化课程建设,建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学校特色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课程体系,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子衿”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课程”是落实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重要举措,是遵循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托学校课改经验,着眼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兼顾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

    2.丰富内容:打造学科育人特色

    “子衿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数学与计算机、语言、人文、实验学科、技术与劳动、体育与艺术六大学科领域,二是涵盖中国精神、思维创新、自主发展的三大校本课程领域。六大学科领域涵盖了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设的所有学科,保障学生成长文化基础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程度;三大校本课程领域则充分体现了学校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良好心理素质三方面要素的创新人才的育人特色,在强化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文化基础能力的培养。

    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课程体系将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引领性课程,重点开设了学识底蕴类、能力培养类、创新思维类三大类课程,力求引导学生厚植学识底蕴、发展关键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进而为创新型人才铺就一条成功的道路。

    学识底蕴类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体现学科教学对学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的培养与教育的课程,其指向为学生学识底蕴基础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拓展课程则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科的更高要求。学校开设了理科学科拓展课程和语言文学类拓展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加深、拔高,将高中知识内容和大学先修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拓展。如理科五大学科竞赛课程就是对学科内容的有意义拓展,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获得奖项和强基计划资格。如文科开设的“华兹课堂”拓展课程由思想政治、历史、语文三科组成,同时还借鉴了地理、音乐等学科内容,有效打通了中学教学的学科壁垒,深受师生欢迎。

    能力培养类课程。学校编撰了自主学习指导手册,通过学段自修课程和学习共同体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制订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完成情况及时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学校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进行管理与评价,指导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内的学习、交流、合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学会在一个共同体内彼此包容、相互合作,增强了合作交往能力,奠定了成为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

    创新思维类课程。一是开设思维工具类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思维工具通识课程和思维导图学习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工具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整理环节和章末知识体系梳理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当堂进行展示和评价。二是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及思维方法课程。教师思维社团设计并开发了“理清思维的线”校本课程,主要讲授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三维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教会学生提问与思考。三是开设写作与实践课程。如IE班的学生订阅了《求是》《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并针对热点事件和问题撰写评论,相互交流、评价,通过阅读与写作,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3.优化策略:发挥学生自主效能

    课程方法上,学校基于“小先生”和“导学案”,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学习上有所突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至关重要。三个年级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主题,开展互助性学习系列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变身“小先生”,在同伴互助中见贤思齐、同侪共进。教学过程中,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完整参与充分预习、合作探究、课后反思的学习过程,开展个性化的辅导与反馈。

课程构建

“五个学会”,实现特色办学

    学校的“子衿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有特色、有亮点、有成绩,以“五个学会”为切入点,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实行全科思政,强化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学会生活,加强生活指导,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学习,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学会锻炼,丰富体育活动,每名学生至少学会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学会规划,实施生涯规划,全方位引领学生成长。

    1.特色思政课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学校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全员、全课程、全场域、全过程努力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目标。以学科课堂、信仰讲堂育人,以家校共育、党员先锋岗、社团活动立德,以环境氛围熏陶气质。在学科课堂上,落实课堂时政,分享时政新闻、进行拓展阅读是常规设计。课堂之外,师生多次参与录制长春市时事新闻课,内外双向辐射引领;定期召开师生“模拟记者会”、时政沙龙等活动,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学校开展的“思政铸魂,启智润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课程思政活动,真正实现了全员系列活动、全科课程思政,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园里的信仰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邀请领导、专家开展论坛、讲座,14门学科融合开展课程思政展示课,呈现了系列化的“精神盛宴”。

    2.生涯规划课程:科学规划,引领成长

    学校在2014年建成长春市首家青少年生涯指导中心,占地1100平方米,内设多元智能探索发现活动区,配备20余项适合青少年的多元智能探索体验活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手段,以在线测评、课程学习、数据分析等形式,实现学生发展个性化评估、升学规划指导功能。开设八大课型:破冰课——“人生规划须趁早”,测试课——“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班会课——“我的人生我做主”,励志课——“让理想照亮未来”,访谈课——“感悟与引领”,行业体验课——“绝知此事要躬行”,规划课——“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志愿实战课——“迈出坚实的一步”。《构建以生涯指导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实践研究》荣获2018年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三新”的教改背景下,2021年入学的新生面临选课走班的“初体验”,学校充分准备、调研,多方考察,从软件产品、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方面赋能,为学生生涯规划和新高考选科提供服务。在学校现有的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教育实体和生涯规划资源基础上,开展富有时代性、专业性的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课程。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及其解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通过院校专业及选科政策的解读,探寻发展路径;科学指导实践,使学生获取成长动力。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脚踏实地,砥砺奋进,基于学校实际和特色、优势,形成“子衿课程”体系。未来,学校将继续服务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和师生的终身发展,发挥创新型高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提供有益样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