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四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新型IEM产教融合中心实景图

    哈尔滨剑桥学院是国家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学校建有国家创新基地、外籍院士科研团队、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工信部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平台。

    学校构建了“H”型学科专业架构(教育学、工学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紧密融合),组建了智能制造、汽车产业、基础教育、现代服务4个专业集群,搭建了数字经济、创意设计、现代服务和教育产业4个产业学院群。学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融合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主动对接产业需求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哈尔滨剑桥学院主动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需求,紧跟黑龙江省“六个龙江”“八个振兴”和“4567”现代产业体系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坚定“四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掌握基本理论、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学校确立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产教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四大工程多元育人、四大平台协同育人、IEM教育一体化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哈尔滨剑桥学院实施的IEM(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教育是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产教融合为标准形成的一体化育人模式。为了让师生和家长理解,学校把IEM教育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用一个形象的房屋结构来表示(图1)。四大育人工程和四大教育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柱”,“六真”衔接和“六共”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四双”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口”,目的是托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屋顶”。

    学校实施IEM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聘请产业行业专家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产业行业专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全过程。在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共对1060家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53名产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与论证。

    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组建混编型“卓越工程师”教学团队,企业教师入驻教授工作室实施“五横一纵”“双导师”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的设计学类专业‘五横一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获评202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学校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及评选办法》《校企合作互派师资管理办法》,引导教师赴企业提升实践能力。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坊”“工程师工作室”等吸引企业专家进校授课,学校为省级非遗黑陶技艺传承人李春设立“李氏黑陶大师工作坊”,与教师共同推进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近三年,校企师资互派187人,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121人。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近三年共获得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1项,新增校企横向课题23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2600多万元,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30多个。

    建设新型产教融合中心

    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面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带来的产业变革,哈尔滨剑桥学院加速推进专业转型,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2021年新建IEM产教融合中心,聘任赵姝颖院士作为中心首席专家,校领导班子全程组织建设论证,提出了“产业前沿引领、真实岗位衔接、通识课程覆盖、创新思维培养、学科专业融合、企业教师主体、六真六共实施”的建设理念。

    IEM产教融合中心下设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实训中心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实训中心三个分中心(图2),总面积3520平方米。其中,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建有东北高校规模较大的五轴数控机床作为加工单元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功能较全的理实一体化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平台实验室;中心共有9台五轴数控机床,五轴加工中心数量目前位于黑龙江省内高校前列。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实训中心建有人工智能机械狗、人工智能物流群控、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人工智能语音等多类型人工智能实景教学环境。新能源汽车创新实训中心建有校企联合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全链条实验设备。同时,中心也建设了首个元宇宙实验室,学校与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元宇宙产业学院。

    IEM产教融合中心采取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模式,设有华中数控机器人、博众精工智能制造、华为云大数据、甲骨文人工智能、思必驰智能语音等产业学院。中心拥有一支校企导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学校教师25人、企业教师28人。开设新工科“金工实习”课程,将传统的学生手工做“锤子”改革为学生利用智能产线生产“曲面涡轮”,此外中心还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等新工科类专业课22门,“智能制造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新工科类通识课8门。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哈尔滨剑桥学院发布了《新时代教育质量宣言》,激发全校教职工质量意识,努力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特色质量文化。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开课试讲、备课、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考试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出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工作条例》,明确了保障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决策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作为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的工作机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作为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的常设机构。建立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工作机制,通过教学质量简报、专题会议、问题告知单等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整改落实;督导评价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

    学校的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革命极大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近三年,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科竞赛国家奖项55项、省部级奖项数百项,其中,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仅有的省赛金奖,在2016—2020年度全国普通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居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首位,2021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位居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为92%,毕业生平均薪酬为5310元。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逐年提升,是哈尔滨剑桥学院秉承“志藏天地、学贯中西”的校训,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活校、特色兴校”发展方略,持续加强重点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当前,哈尔滨剑桥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黑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以产教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踔厉前行。

    (张福利 王志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