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敏学”课程体系 实施“敦品”德育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管理规范、师资雄厚、初步现代化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丰盈成长智慧,坚实生命根基”为办学理念,以“敏学如燕,敦品如山”为校训,倡导“进步就是优秀,尽责就是作为”的师生评价观,追求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办一所优质、个性、幸福的学校。

    学校不断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基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图谱——“敏学课堂”“敦品德育”,优化时空资源配置,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师生和家长转变课程观念,提升全体教师的新课程适应水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区域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建构“敏学”课程体系,做“四有”教育

    1.明确“敏学”思路

    学校确立“基础课程生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多元化、活动课程主题化”的思路,架构以“德于善美、智于聪慧、身于敏捷、美于灵动、劳于娴熟”为目标的“敏学”课程体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敏学”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生活课程、校本课程为主要内容,其大致比例为7∶1∶1∶1。

    聚焦学科特色,建构“敏学学科课程”体系,做有温度的教育;拔节学科高度,开发“敏学综合课程”,做有营养的教育;问计课外创新,开发“敏学校本课程”,做有特色的教育;着力知行合一,开发“敏学生活课程”,做有感情的教育。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生活课程,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均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核心,各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也相互作用,助推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学习,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架构“敏学”体系

    “敏学”课堂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要求课堂不仅有规矩,还要有欢乐、幸福和创造。“敏学”课堂的思想体现在“三关注三盯紧三跟进”上。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平时教学行为,提出“敏学”课堂“535三步高效课堂模式”:5分钟复习,30分钟师生互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5分钟是在新课结束后学生独自巩固、提高的时间。“535三步高效课堂模式”体现了两个层面:一是课内的敏学学习,二是课内的分层教学。

    此外,学校还形成了“敏学”评价——进步就是优秀。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学校实施“加减法”管理研究项目,包括:“锚点”教学,课后做“减法”,课堂做“加法”;吃饱吃好,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优化统筹,给学生做“减法”,给教师做“加法”。学校开展“1+X”课后服务:一是合理规划服务时段,把握学科拓展“1”;二是主动完善服务内容,丰富课后延时服务“X”,开设29项涉及多个领域的多彩社团活动,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加入了“校长陪你看新闻”环节。

    实施“敦品”德育课程,育“三有”新人

    学校实施“以品亮德,以劳养德”的“敦品”德育成长课程,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厚植文化力量,占据“敦品”德育的制高点。校园文化随处可见,学生从走进校园起就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位一体的社会实践、聚焦时事的校园电视台、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紧跟时代的升旗仪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问计管理创新,校准“敦品”德育的核心点。学校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更好地保证学校工作的实效性,将品格提升工程的实施精准化,学校构建了四级管理网络,为学校的品格提升、劳动教育工程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聚焦载体建设,把控“敦品”德育的活力点。爱国教育基地“星火传递教育馆”既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红色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溧阳市司法部门的对外实践基地。“燕中之声”校园电台,定期播放优秀电视节目。将阵地与课程相结合,“信仰之源”已成为学校亮点课程。此外学校联系周边社区,定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学生纷纷获得“环保小卫士”“植树小达人”“包粽子小能手”等称号。

    着力体系建设,激发“敦品”德育的能力点。学校既精心设计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又关注个性发展、触动学生心灵。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步建设“敦品”德育体系——“三级三出发”。

    2021年12月,溧阳市燕山中学成功创建为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走上了“坚持标准化办学,建设高品质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之路。未来,全体教职工将继续专心、守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尽力、全身心地投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奋斗。

    (张玉春 胡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