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如何着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当前,广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应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智力支持?实践表明,地方高校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实施项目提质、平台落地、团队培优、服务增效的多维战略。
项目提质——
延续文化基因
针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质量不高的困境,地方高校要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抓项目提质,在“延续文化基因”上下功夫。
扎根中国大地,选题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扎根地方办大学”的传统优势,在科研项目选题上错位竞争,另辟蹊径,萃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建设体现地方独特文化基因的项目库,形成一批优秀的国家级项目选题,筑牢学术根基。近年来有关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岩画文化、梯田农业文化、漆文化、古代书院文化、水下文化遗产、古戏台、“大三线建设”精神、土司世界文化遗产等选题纷纷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其中还不乏重点重大项目,就是鲜明的例证。
坚定文化自信,研究过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地方高校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把其中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同时,还要创新表达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繁荣发展地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产生一批批学术论文、著作、戏剧、影视、书法、舞蹈等精品力作,彰显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培育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平台落地——
开发特色资源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平台“挂牌子多”“落地少”的困境,地方高校要以“植根需求、务求实效”的责任担当,抓平台落地,在“开发特色资源”上下功夫。
锚定新目标,平台围绕地方需求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是《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植根地方需求,与政府、企业行业共建共赢,推动平台建设稳稳落地。可以实施“一学院一平台”培育、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创建、提升一批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智库平台等多方面“开花结果”。尤其要建设一批文理工交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文科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特色新型智库,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再上新高度。
实施新举措,平台用活地方特色资源。基于文化、产业、人力、生态等方面的地方特色资源,地方高校可以探索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与地方特色资源联动机制。如盐城师范学院系统梳理地方特色资源,并整合校内学科资源,打造教育发展研究、沿海发展研究、盐阜人文研究、中共党史党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四大特色板块,建设了沿海发展智库、新四军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等平台。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高校在应用性强的文化、新闻、经管、艺术等专业率先突破,建设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与革命文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为平台建设创造新契机。一些地方高校还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用活地方特色资源,实现校地双赢。
团队培优——
吸纳民间巧匠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团队“不接地气”的困境,地方高校要以“人尽其才,悉用其力”的强烈追求,抓团队培优,在“吸纳民间巧匠”上下功夫。
促进“学者+能工巧匠”的跨界融合。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地方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加盟,突破传统科研团队建设桎梏,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团队“高不成低不就”“不顶天不立地”的困境,为科研团队建设带来生机活力。一些地方高校正是通过跨界融合团队建设,将民间能工巧匠、文化传人的“绝活”放大,赋能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既有力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又反哺地方高校建设。
构建“学者+能工巧匠”的运作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在“实”字上下功夫,构建学者与能工巧匠进课题、课题进团队、团队进学科的团队建设全链条、开放协同、实质性运作的运行机制,激发团队发展活力,提升科研能力;在“深”字上做文章,深化团队带头人培养和团队建设改革,校内学术领军人才和校外能工巧匠双带头人协同配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实现一个团队活化一个特色资源、打造一个特色产品、支撑一个特色产业。
服务增效——
打造核心产品
针对社会服务实效偏低的困境,地方高校要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抓服务增效,在“校地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把打造“文化产业核心产品”作为社会服务增效的突破口。地方高校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自觉帮助地方发掘、创造发展机遇,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基于学科特点和科研方向,可以实施“一学院一项目”“一平台一项目”的社会服务专项行动。例如,通过与县市区密切合作,规划建设文化主题特色公园、夜间经济、村史馆等文化产业和文创标志性成果,打造社会服务的核心产品,赢得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信任,从而打开社会服务的广阔空间。
把打造“资政建议核心产品”作为社会服务增效的重要抓手。地方高校要依托决策咨询平台和团队,构建与地方党政部门、研究部门的互动合作机制,制定“政府重大议题”可旁听、“行业产业数据”可分享、“专题调查研究”能执行的相关制度,为决策咨询奠定基础。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出台政策,从源头上鼓励教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并及时遴选一批高层次课题成果转化为咨询报告,打造决策咨询的拳头产品,形成符合地方特色,有思想分量、建议质量、价值含量的决策咨询。
(作者系盐城师范学院社科处处长、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成效评估与风险防范研究”[22AGL009]的阶段性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