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捞上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刚开学不久,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项调研发现,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

    沉迷手机低龄化,“仿佛掉进手机里去了”。这种情况出现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并不奇怪。互联网的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城乡生活方式的差距。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农村的渗透前所未有,大大缩短了城乡居民网络使用习惯养成的时间差。在这种背景下,留守儿童很难不触网,也很难不接触手机、不玩网络游戏、不刷短视频。留守儿童的特殊之处又在于,他们面临隔代照养、农村生活单调、情感缺失的状况。手机管理一直是困扰年轻家长们的一大难题,更何况是农村的老人。老人们既没有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更缺乏引导孩子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的能力。很多时候,是把手机当作了“电子保姆”。这就导致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越发突出。

    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青少年视力下降、体质下降,还有学业的荒废、价值观的迷惘。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拼搏奋斗才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大好时光却沉迷手机,甚至由此成为“新问题少年”,不管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而言,其负面影响都是深远的,不容小觑。

    把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捞上来”,要求网络平台把“防沉迷模式”的防线筑得更牢。目前,主要短视频平台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网络游戏平台也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严格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甚至通过人脸识别来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可以说,防沉迷监管制度在不断完善。

    但问题在于,现实中,青少年仍然能够通过冒用家长手机、账号甚至租用账号等手段避开各类技术限制。虽然,头部短视频平台、游戏平台推出了更严格的防沉迷举措,但一些小的游戏平台却在防沉迷上疏于管理,使得对青少年的网络保护存在漏洞。短视频行业同样如此。单体式短视频和嵌入式短视频两类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标准存在差异、效果也不尽相同。在其他网络平台中,也嵌入了短视频功能,青少年更容易接触短视频,并受其影响,这进一步增加了沉迷程度。对此,不仅要进一步强化防沉迷的技术防线,比如,升级人脸识别系统,防止用父母身份信息解除防沉迷,打击账号租卖等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黑灰产业。同时,要求监管部门进行更周密的制度设计,强化对所有游戏、短视频平台的监管。无论平台大小、类型,都应该执行同样严格的未成年人保护标准,从而堵住漏洞。

    学校和家庭,同样是防止留守儿童手机沉迷的重要主体。生活单调、情感缺失,是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内在原因。这要求学校夯实育人主阵地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实而丰富的课内外生活,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意义感、成就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奋斗方向和动力,以此抵御网络的不良诱惑。家庭方面的责任同样不能忽视。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如果父母在身边,就不是留守儿童了。这就似乎成了一个悖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外出务工而让孩子留守在家的无奈,可以理解,但是不在孩子身边并不意味着不能或者不必履行监管责任,并不意味着就只能任其自流。对孩子的生活、学业、思想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弥补他们情感的缺失,寻找到生活的目标,同样重要。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把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捞上来”需要政府主导下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面对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越发突出的现实,要求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加强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推出更多有效的举措,共同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