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心理学融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现在还有三个呼吁:一是呼吁政府开放心理服务市场,让更多的机构、人才、资金能够进入到这个市场。高校要做公益性服务,但是心理服务也要社会化,国家要鼓励开放这样的心理服务市场。二是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基金会支持中国的心理健康工作。现在我们很多慈善工作的重点还是在解决经济问题,其实心理上的问题可能更重要、更有影响,也更难。三是呼吁我们的心理学家们更多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做一些有社会意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一定要关注社会服务,关注下一代,通过这样的共同努力,真正把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做好。

    “要从筛查发现‘问题学生’转变为支持关怀特别学生”

    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彭凯平:目前学校在理论的应用上还有偏差。首先是理论基本没有,很多中小学可能买了很多沙盘、沙袋,还建了心理宣泄室,但是这些东西背后的理论是什么,了解得不多。其次是培训严重不够,很多老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就上岗了。最后是缺乏科学的积累和科学的态度,实践的科学含量还比较低,高层次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基层的实践应用结合得严重不足,甚至有脱节的倾向。

    第一,是要转变理念和态度,要从筛查发现“问题学生”转变为支持关怀特别学生。对感冒的人我们是不做单独处理的,同样的,有心理问题的人也应该受到正常对待。学校心理筛查的目的不是找“问题学生”,而是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如果筛查是“找问题”而不是给支持,孩子为了保证自己没有问题,要不就是胡说、不承认,要不就是伪装。很多心理问题严重的孩子都不是筛查出来的,反而筛查结果都很正常。如果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我们能提供一些知识、经验和咨询,甚至是一些经济上的帮助,我想孩子和家长的态度会很不一样。

    第二,是要改变方法。现在的筛查方法其实很落伍,是10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在没有现代科学工具的情况下创建的,这种问卷法是一种自我报告,受孩子的性格、一时的感受和各种条件影响,不见得非常科学和准确。

    如果依靠学生的自我报告不能有效地发现他们的心理和情绪问题,那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关注到孩子特殊的心理需求?

    彭凯平:我们最近一项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早期鉴别的研究发现,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是可以预测他的情绪和抑郁表现的。研究中,我们不是通过孩子自己说,而是采取行为大数据分析,根据他最近的行为,比如上课是不是没有精神,睡眠是不是减少,和同学、父母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等,这就比只依靠自我报告要好很多。我们把研究用在了中小学教育实践上,找出了青少年抑郁倾向筛查的若干行为指标。最近,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被应用起来。

    “未来需要有灵性、悟性和感性的新人才”

    教育焦虑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关系着个体和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您是怎么看待教育焦虑的?

    彭凯平:中国的教育焦虑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焦虑,深层地反映了对未来社会平等的焦虑。很多家长想实现阶层超越,这种身份焦虑是教育焦虑的本质。当然,教育焦虑还有另外的形式,比如“比较的焦虑”,这种比较其实是人为造成的一种焦虑。教育的本质不是比较孩子,而是培养每个孩子。当我们都只关心学生排第几名时,就已经把孩子美好生活的体验给粉碎干净了。我管了多少人,有什么变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很官僚的,以别人的牺牲和奋斗作为对自己业绩的考核。教育应该是爱每一个孩子、服务每一个孩子的,你学得好不好不应该列在老师的光荣册上,也不是评判老师的标准。教育应该是在提供服务和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全面地成长。

    教育焦虑不只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甚至是文化的问题。如果不从文化层面上改的话就比较难。我个人建议家长从三个步骤来改变。第一步是尽量吸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学习“另类”的思想和新颖的教育方式。人的变化有时要从震撼开始,从不一致开始,从新趋势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改变习以为常的道路和方向。第二步是让行为发生变化,从小开始,从细节开始。比如以前每天问孩子的问题是作业写完了吗,复习得怎么样。那就从今天改变一下,问一问孩子遇到了哪些开心的事儿。从行为开始,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习惯,习惯又能形成性格。第三步是寻找同盟。人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尝试改变的话,会觉得压力大,不好意思,也怕犯错误,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获取情感和社会支持。

    您一直倡导把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中,鼓励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实践心理学研究。为什么?

    彭凯平:以前我们把创新简单地理解为一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人能够做的一些事情。但除了认知因素外,还有很多非认知性的因素对创新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情绪调整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我们以前的创新人才培养,很少关注这些因素,只要分数考得好就可以。心理学中已经有很多关于创新、创造力的研究,但可惜的是,这些知识没有融入教育中,这跟我们心理学家有关系,也跟教育工作者不相信、不了解心理学有很大关系。我觉得教育工作者最忌讳的就是拿过去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方案,其实有的时候这可能不是你的业绩,只是幸存者偏差。一定要开放,要学习,要做科学研究和积累,不然的话就陷入了经验套经验,一直无法总结出科学的方法。我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心理学对创新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创造出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会如何影响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建设?

    彭凯平:积极教育关注教育的幸福感,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惠和互爱的。现在教育中突出竞争意识、攀比意识和比较意识,很多家长“鸡娃”的原因也是担心优胜劣汰,这些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最后带来的是没有价值的“内卷”和精神内耗。我们提倡的和现在教育改革的目标一样,要把这种传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从教育中“挤出去”。

    积极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全面的身心发展。未来需要的不是会考试的人,而是有灵性、悟性和感性的新人才。今天我们提出要“育新人”,培养21世纪具有突出竞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才,我也把它描述为“ACE人才”,即具有同理心、审美心和创造力的人。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心理学融入。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我自己觉得我们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我们当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方向是一致的。

    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多教育问题是全人类的普遍问题,如果我们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用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来创造一代新人,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也会是一种新的借鉴。能更好展示民族精神风貌的一定不是我们的武器、大炮、飞机和金钱,而是这些对人类有着普遍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心理学和教育一起可以做的。我相信,新一代的中国人能够引导世界,影响世界,造福人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