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与变中实现轻负高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校供图 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校供图

    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以及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将探索多年的“思悟课堂”经验和当下热门的思维导学理念相融合,坚持“以学为本”原则,持续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探索出一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行不悖的课改之路。

    立“三学”之本

    郑州外国语学校“思悟课堂”理念强调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习的本质,瞄准学习的关键要素,狠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但是由于学校教师队伍比较年轻、驾驭课堂能力相对较弱等,还存在着行为滞后、评课泛化、教研虚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平原校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思维导学“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目标设计落实“以学定教”。在以往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过于强调“依标(课程标准)扣本(课本)”,对学情的关注和重视不够,而思维导学强调“以学定教”,在“依标扣本”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情分析,并将其作为学习目标设计的重要依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更好地得到落实。在学情分析上,教师们经过总结提出“观”(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询”(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存在问题)、“测”(通过单元前测,了解学生单元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根据学情,严格落实思维导学每节课基础性、拓展性和挑战性三层目标设计要求,并以此设计课后作业和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路径规划贯穿“以学促教”。“以学促教”,就是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学校教师课堂讲授过多,主要是因为不相信学生能根据前知识,通过搜索、阅读有关资料以及与同伴交流、探讨,学会与前知识有关的新知识,致使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教师的现象,影响学生学习力、思维力的提升。思维导学的相关培训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加上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教师们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

    课堂评价强化“以学论教”。课堂效果的好坏本质上取决于学生收获的大小。以往的课堂评价存在泛化现象,更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课堂评价相对笼统,造成教师观课评课时仅凭总体印象予以模糊评价,特别是缺少量化分析的证据和改进建议,不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和持续推进。思维导学提出课堂评价要“以学论教”,把评教改为评学,而评学必须依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把课堂评价的重点放在“四度”(即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上。课堂评价标准的改变,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

    抓“三精”之实

    如果说“以学为本”是思维导学的逻辑遵循,那么“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向)则是思维导学的核心要素,构成了思维导学的路径支撑。落实“三学”原则,必须按照“三导”要求设计教学方案,推进教学实施。而落实“三导”,必须做到“三精”——目标精确、路径精细、问题精准。

    学习目标要精确。学习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测、有层次,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为了使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能精准指向课标的要求、学习的本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每个备课组模仿《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思维第一:教学设计与实施》两本教学参考指导用书的相关案例,认真研读每一课的分层目标如何设计、如何撰写。

    实现路径要精细。思维导学理念认为,要按照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实现路径,使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能找到落地的路径。根据这个要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提出,基础性目标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悟,在自学基础上合作完成拓展性目标学习,而挑战性目标则由学生探究完成。学校要求教师在研课时,把每一条目标的达成路径予以细化。

    问题练习要精准。根据思维导学的要求,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要做到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为此,学校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施中,要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鼓励学生展示交流、质疑探讨。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科组分课型研讨本学科的“单元建构课”“概念课”“习题课”“单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以及“语文读写结合课”“英语词汇课”“英语读写结合课”“理科实验课”等课型的基本模式。

    创“三变”之新

    为了让教师们掌握思维导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学校在教研行为、课堂观评以及问题改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

    校本教研变活。在教研方面,除了狠抓典型引路、科研驱动外,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灵活而有益的探索:一是跨学段教研。为充分发挥完全中学的优势,学校以课堂观摩为抓手,定期开展初高中学段联合教研,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教师在一起,围绕拟定主题进行讨论,厘清初高中学段学科教学目标任务、大概念问题、教学策略、评价标准等,分析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差异,探索初高中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策略。二是跨学科教研。改革初期,学校部分教师自觉开展跨学科观评课活动,文科教师听理科教师的课,学习运用理科科学思维教文科;理科教师听文科教师的课,学习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凝练学科情感和价值观。后来学校把这种做法推而广之,定期组织教师跨学科观课研讨,从不同视角评课,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搭建宽阔的成长平台。三是“做中学”式专家指导。每季度请专家到校指导,围绕思维导学的某一个关键内容(比如学习目标设计、实现路径规划、关键问题凝练等)进行“做中学”具体指导,一节课一节课地围绕专题进行研讨交流,帮助教师建立思维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和观课评课模式。

    观课评课变实。上课前,教师先进行结构说课,说明学习目标、实现路径、课堂流程和关键问题,再展开质疑探讨。观课前,评课组给每位教师分配一个观察维度,包括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实现路径的规划与实施、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解决、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多向交流的运用与效果、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等6个方面,以便教师能够精细观察。观课后,评课教师分维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由己及人,多发现优点,多提合理建议。同时,为了解学情、促进教学相长,学校建立了一项特别的制度:每节课后随机找三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围绕“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给老师提一点改进建议”这三个问题进行反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

    问题练习变形。减少作业量,除了要做到问题练习与目标一一对应外,更重要的是让师生通过因果互换(把知因索果变为知果求因)、要素增减(把题目的要素由少变多或由多变少)、情境改变(变化问题或练习的情境)等,或题目类型变化(如把填空题改为选择题、解答题等),或改变问题的阶梯(如把识记性问题改为理解性问题、分析类问题、应用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创造类问题)等途径,学会问题改编,并研究题目变形的规律,从而实现“一题通一类、一题串知识、一题纠失错”的目标,有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在全国性的领导力、机器人、科技创新、叶圣陶杯作文等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取得多项一等奖。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取得省级优质课4项、市级68项、区级15项。

    (作者系郑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执行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