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三结合” 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
为了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传统保障型资助向生态发展型资助拓展,坚持“三全育人”,促进教育公平,成都理工大学着力构建以数字引领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坚持“三点三结合”,在受助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
成都理工大学不断创新“资助育人 助人自助”形式,积极搭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资助育人实践平台,在“扶困”的基础上,注重“扶智”和“扶志”,协同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多重资源,以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内驱外驱结合等形式开展丰富的资助育人实践活动。
校内校外结合
联动校外实践,夯实资助育人“支撑点”
成都理工大学积极发挥学生组织“助人自助”平台的积极作用,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十余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大力推动校内外育人体系融会贯通,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协同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目前,校内有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成都市在校内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学校还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同时,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安心学习,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简称研究生“三助”),让学生在校内课堂之外通过更多实践平台参与助研、助教、助管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事务处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成都理工大学积极拓展校外平台,与“回归”凉山州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校友合作,共建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达村资助育人实践教育基地;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筑梦未来”支教活动,让乡村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学校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善行100”公益活动、“公益未来·青年发展项目”……通过学校精心组织安排,多方资源精准链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既得到了充分锻炼,又实现了服务社会的愿景。因成绩突出,成都理工大学获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善行100十周年杰出贡献高校”。
线上线下结合
提升实践维度,抓牢资助育人“创新点”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科学技术引领、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成都理工大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领会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在应用场景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发力,让信息化赋能高等学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力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线上指导,线下落实;善用网络,重在调动;多维沟通,缓解焦虑”的基本原则,重构了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模式,在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中践行了一条跨校区合作、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实践育人路径。2022年,全校师生积极线上参与“善行100”公益活动,以及线下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围绕“青春之歌”“红色记忆”“筑梦踏实”三个主题,通过寻访科学家故居、参观革命旧址、开展红色助农直播、进行地灾知识科普和资助政策乡村行等活动,实现实地走访与新媒体实践相结合。
内驱外驱结合
增强主动选择,聚焦资助育人“发力点”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励志启航计划”,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学生个人认知探索,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实事求是。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资助体系正在从保障型进阶为“生活保障、学业促进、能力发展、素质提升、创新引领”的发展型。目标在于契合每个学生特点,尊重学生个人天赋,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择、自己负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让青春光彩绽放在大学的校园,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成才的未来。
学校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和成长环境,激发学生主体活力。学生既可以在学期中利用空余时间参与“社区嘉年华”等公益活动,又可以在寒暑假进行集中实践,还可以选择参加长达一年的研究生支教团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通过参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本田梦想基金项目”等,主动探索人生使命,从自我认知走向自我认同,最终获得自我发展。
学校定期组织“学榜样·展新风”典型宣传活动,以励志成长典型宣传激励学生“立大志、勇攀登、竞卓越”。邀请励志成长典型学生作事迹分享报告,充分展现优秀受助学生的奋斗历程与精神风貌,积极发挥育人作用,激励青年学子聆听榜样故事、汲取榜样力量,与先进同行,奋发进取,不懈努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生中涌现出李明、梁朝勇、陈瑜等“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长典型。为了激发师生参与资助育人实践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参与资助育人实践活动的能力,学校还开展了“助学、筑梦、铸人”活动,培养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校以学生个体的“点”,带动地区、学院的“线”,最终成就成理学子承担社会责任的“面”,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社会多主体、校内多职能部门的工作,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更需要各方主体形成工作合力,从而更好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未来,成都理工大学将继续不断创新资助形式,积极搭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资助育人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培养造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强烈责任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时代新人。
(蔡艳 郭文铂 曾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