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生光 博学致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学研究一定要有创新思想,但真正的创新不是主观臆造的标新立异,而是根据长期深入的科学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充分吸取本学科及有关学科的最新思想和成就,从而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王光远常常告诫学生:“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盲目赶时髦,选择的科研方向一定要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正在发展并将要大发展的方向。同时,更要放眼看世界,使自己的研究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不拘一格育人路 

   “得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是他最大的收获

    “我始终认为做老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不要一心只想搞科研,把教学当作负担,培养后代是我们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王光远十分重视教学。他认为,作为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搞科研之前首先要过教学关。“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过教学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要过好教学关,就必须深刻理解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及其富含的深远意义,然后才能深入浅出地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让学生很快掌握真正的知识和正确的概念。”

    王光远自己曾经用10年时间过好“教学关”,编写并翻译出版国内外教材14部,为我国地震工程、结构动力学及力学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同样要求学生们也要搞好教学。

    “我也花了大概10年的时间来过‘教学关’,主讲过10多门课程,这一点是从老师那里言传身教来的。”吕大刚说。

    从留校之初,王光远就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从教几十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形成一个高水平的“磁场”,听过他讲课的人无不承认“那是一种享受”。

    全国模范教师何钟怡教授,用“有如行云流水,行其当行,止其当止”来形容王光远等老一辈在教学上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并说这种影响“毕生难忘”。

    至今仍让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王光远曾经在容纳30人的教室给学生上课,讲着讲着就有其他学生挤进来听课,小教室装不下,只能临时换到大教室,最后一直换到能容纳300人的大教室。

    “高标准,严要求,为学生创造条件。”王光远这样总结自己的“为师之道”。

    他说,导师要坚持高标准,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引导学生去开辟新领域;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抑或是对工作、对生活,都要严格要求,这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要“甘为人梯”。

    “教书育人,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要为他们显露才华提供最好的舞台。”王光远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光荣,你的学生比你强才证明你更有水平。”

    从1959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到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到1987年牵头建立黑龙江省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的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再到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王光远一直在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

    “记得1977年招收研究生时,有40多人报考我的研究生。当时教育部规定每个教授最多只能带3名研究生,最后还是写了申请递交给教育部,同意后才录取了12人。”王光远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王光远对学生的培养可以说是“不拘一格”。比如对博士生,既吸收他们参加课题研究,又不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上过多限制;既允许他们在熟悉的方向上继续深入,也允许他们扩展领域,对新学科进行探索。

    “我认为主要是开拓学生眼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突破传统观念进行研究,要了解国家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特长选择适合的科研题目,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王光远说。

    “由于王老师因材施教,讲课不局限于书本,研究也不固守一个领域,使我们可以成为多个领域的带头人,如交通、航天、农业、林业……”学生们说,“并且王老师招收人才的时候也不局限于土木专业,有的学生原来不是土木领域的,有的甚至已经是副教授,还是愿意跟随他继续学习……”

    据学生们介绍,王光远经常把自己的学术思想毫无保留地公开,让大家去讨论;把自己比较成熟的科学构思甚至是半成熟的研究成果交给研究生,让大家继续研究、解决其中的一些难题。“因为王老师认为这样才能为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最好的舞台。”

    在王光远“不拘一格”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如两院院士陈肇元、沈世钊、周锡元、欧进萍、杜修力,知名学者李桂青、刘季、霍达……可谓桃李满天下。

    “师者何求?得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王光远每每谈到自己的学生,欣慰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我所取得的成就与学生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每一天都充满着快乐。”

后记  

薪火相传,灿若星辰

    在年近百岁的王光远身边,总能感受到他的乐观与豁达。很多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说就是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要知足,知足则常乐。

    王光远的青少年时期充满坎坷,但在他看来,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他一生的宝贵财富。他说,“在生活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学会克服困难,才能让生活得以继续。”

    少年时代受到了艰苦的锻炼,青年时代作为学生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和较好的学习环境,中年以后作为教师又遇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王光远认为,自己的一生无比幸运。

    除了这份幸运,更是因为他的刻苦、勤奋、敬业,使他在中国地震工程学界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每每提起贡献,他却谦逊地说,“除了勤奋和天分,还有机遇。每个人的机遇不同,因而只要有奉献的精神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由于问心无愧而心安理得。”

    王光远的家里,经常充满着欢声笑语,因为这里有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舒心的环境,是学生们最爱的地方。在学校,王光远爱才、惜才是出了名的。他把学生当孩子一样爱护,学生们也把他当作家长一样尊重和照顾。

    胸怀祖国、敢为人先、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王光远身上的这些科学家特质,来源于他的老师,又被他的一言一行传递给学生。正是思想的烽火代代相传,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抬头仰望,我们仿佛看到点点烽火交相辉映,那是许多如王光远院士一样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数十年如一日奉献与坚守,用青春的灯火点燃生命,用生命的烈焰照亮天空,最终汇成了星辰大海。(刘培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