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雷锋课堂” 创新学校育人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建校56年来,一直坚守雷锋精神,1993年被评为“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学校逐步明确把雷锋精神引进课堂的改革方向,用“雷锋课堂”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用雷锋精神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从1993年到2001年,学校历时8年探索“雷锋课堂”。把雷锋精神中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雷锋、当雷锋,同桌两人结对互助,全班50%的学生做“小雷锋”,负责帮助另外50%的“小学友”。

    从2001年到2012年,学校历时11年创新并完善“和谐互助、德智融合”育人模式。“和谐互助”中的“和谐”主要指课程、教师、学生之间达成和谐状态,“互助”指生生、师生、师师、校校间互帮互助的措施和过程。“德智融合”是指把雷锋精神引进课堂,实现课堂上德育智育深度融合,是学校全面落实“五育融合”过程中的突出特色。“和谐互助、德智融合”育人模式,就是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以“雷锋课堂”为载体、以“和谐互助”为策略、以“德智融合”为特色的综合育人模式。

    学校的“雷锋课堂”经过19年研究实践,又在11年的推广辐射中不断优化完善,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提供了成功范例。

    “和谐互助、德智融合”育人模式

    学校围绕“雷锋课堂”,建构集学习方式、教学范式、治理机制、平台资源等于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创建“二人对学”型“雷锋课堂”学习新方式。学校建立“师傅—学友”学习组织共同体,学生同桌两人结对,分别担当“师傅”“学友”角色,开展一对一深度合作互助学习,填补一个人自主学习、三个人及以上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形式空白。同时,学校确定“师傅—学友”互助成长培养方案,制定“师傅—学友”角色动态管理制度,完善“师傅—学友”课堂互助评价办法,保证学生互助学习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创立“五步十环”型“雷锋课堂”教学新范式。学校通过校级建模建构全学科“五步十环”校级总模型。“五步”是指每节课都分设“回顾、探究、释疑、拓展、评价”五个教学步骤,“十环”是指课堂每步分别设置“生生互助、师生互动”两个环节,“五步”相对固定,“十环”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以国家课程为主干完成学科建模,共建立11类课型40种“五步十环”教学流程;每名教师根据学情调整个人建模,每学年更新3000余个教学通案,建成初中所有学科完整的教学资源库。

    创新“德智融合”型“雷锋课堂”治理新机制。学校推行“师师互助”专业发展机制,在备课组、班级、年级、评价等多方面创新机制,激励全体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研发“五级五结合”德育活动机制,实施“雷锋精神+生活”活动课程,推动关怀型德育活动落实。实行“师友一体化”三级评价机制,在“雷锋课堂”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互助”教育氛围。还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联通机制,整合“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力量,促进社会实践育人。

    创造“和谐互助”型“雷锋课堂”品牌新资源。学校形成的“雷锋精神+课堂”学习共同体、“雷锋精神+学科”新型教学模式、“雷锋精神+生活”育人体系这一新方案,为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提供借鉴,为帮扶校建成自己的育人品牌提供可复制的完整方案。

    “雷锋课堂”应用及效果

    “雷锋课堂”研究与实践应用30年来,从初期的学雷锋活动,到把雷锋精神引进课堂形成“雷锋课堂”,再从课堂拓展到学校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辐射到全国各省份并走出国门,用蕴含中华民族智慧的教育教学成果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学校校长应邀在山东省16个地市校长培训班介绍“雷锋课堂”实践成果;“雷锋课堂”吸引34个省份30多万同行到校观摩学习,召开87次现场会,成果被662所学校复制引进;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31个地区的师生先后到校考察学习,2014年9月学校校长专程赴马来西亚8个州讲学8天。学校教师应邀赴北京、贵州、云南等省外学校讲学2362人次,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78篇,出版著作29部。学校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50余项国家级别荣誉、“省级文明单位”等160余项省级荣誉,多家权威媒体对学校进行12次专题报道。

    (李志刚 周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