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铜元局记忆” 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如何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成为每所学校都必须认真思考的时代命题。对此,重庆市南岸区川益小学以地域文化为破局的“金钥匙”,丰富和提升教育品质,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写下一份高质量答卷。
铜元局独特的历史文化、充满烟火气息的人文风俗、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孕育出底蕴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川益小学自1924年建校以来就一直位于铜元局地区。近年来,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区域“书香南岸 幸福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铜元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研发“铜元局记忆”特色课程,做“有根”的教育,使百年老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挖掘资源,找到“活水源”
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性,更能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因此,学校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后,从人物、事件、社会环境等方面,对铜元局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整理及分类研究,将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开发独具特色的“铜元局记忆”特色课程。如,铜元局的历史由来、铜元局地名的故事、铜元局的好人好事、铜元局老码头水源问题、铜元局的老街巷、铜元局的钱币等,经过巧妙的整合设计,成为学校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
明确目标,把准“航向标”
明确、合理的课程目标不仅为教与学提供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是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为了强化“铜元局记忆”课程的育人实效,基于国家育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幸福学子”育人目标,经过广泛调研、研讨,梳理出“爱生活、尚实干、勇创新、乐担当”的课程总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细化确立各年段的具体目标,让课程教有目标、学有抓手、评有方向。
课堂教学,筑牢“压舱石”
学校扎实推进“铜元局记忆”课程,确保教学目标落地,主要方法是牢牢占据课堂这一主阵地。首先是以“铜元局记忆”为线索,加强学科整合,开发“五育”融合的跨界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带领学生开展铜元局建筑设计大赛,了解铜元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其次是找准“铜元局”文化与学科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加强学科渗透。如语文学科通过识字教学、习作练笔等渗透铜元局的历史典故;数学学科通过情境引入、问题设置等渗透铜元的计算、铸造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亲切感及认同感。
特色活动,点燃“加速器”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川益小学校园里举办的“铜元局集市”活动都深受学生喜爱,这是一项饱含家乡情怀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由于铜元局老集市被拆掉了,大家都很惋惜不舍,所以便在校园里复制了一个微缩版的铜元局集市。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它是“铜元局记忆”系列课程另一种重要的实施方式。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互交织,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深爱上了脚下这块土地。
协同育人,按下课程“快进键”
“铜元局记忆”课程与周边建筑、民俗、规划等结合,不仅需要学校发力,还有赖于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比如在“画地图”活动中,由家长带领学生了解铜元局标志性建筑物、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而在“听故事”系列活动中,则需要学生走进周边社区,通过一个地名、一段老路、一个人名去倾听铜元局的过往……家校社密切协作,让每名学生都变成小小“家乡通”,聊起铜元局的历史典故、传统习俗头头是道。为了将学生在课程中收集的老物件、好故事沉淀下来,发挥更长远的育人功能,学校还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校内建立“铜元局历史文化馆”。此外,学校还联手街道社区,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身体力行地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铜元局发光出力。
川益小学以“铜元局记忆”课程为抓手,引领学生从了解铜元局到喜欢铜元局,再到建设铜元局,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真正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使其受益一生。
“川益小学成立虽已近百年,但经过一代代教育人的革故鼎新,如今依旧正青春。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根植地域谋发展,厚植家国情怀,还要积极拥抱时代新变化,让地域文化与数字教育比翼齐飞,再创新辉煌。”校长唐敬平说。
(唐敬平 王凤 熊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