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学院建设助推产教深度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主动对接行业头部企业,联合知名企业先后创建了吉航(国际)航空产业学院、日月光半导体产业学院、中铁电气化铁道运输产业学院、瑞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伟博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并以建设产业学院为依托,全面开启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之路的探索征程。

    实践中,该校产业学院建设风生水起。与合作主体双向驱动,通过各个产业学院的建设,集中资源培植了新能源汽车、飞机维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制造等一批特色、重点和优势专业,在精准施策、破立并举中跑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衡职院”速度,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开启“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成为一名发动机维修技术人员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未来出现无人机运输,会对航空运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春季新学期第一课,吉航(国际)航空产业学院企业方专业教师杨殿泽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听得仔细认真。

    飞行器维修技术、民航运输服务是衡水职院创建的第一个产业学院——吉航(国际)航空产业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合作方是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被称为“中国航空维修摇篮”。

    产业学院落成近两年来,学生受益、教师成长。作为衡水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衡水职院已走过百年历程,在重续辉煌“二次创业”背景下,如何在更大领域获取新的突破,并以此带动内涵建设“破题”,是摆在校党委面前的重大课题。关于产业学院,新思想、新理念、新动作在校领导走访调研思考中日趋明朗和成熟。

    “产业学院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整合院校和行业企业优势资源共同打造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共同体。”学校党委书记李增军认为,国家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衡水以及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吸纳要求,强力催促着衡水职院要抓住历史机遇,依托产业学院来打造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

    摸着石头过河、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蹚出一条高职教育发展新路,衡水职院跃跃欲试、躬行实践。为此,该校出台《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科学设置各产业学院组织架构、明确“共生共长型”命运共同体;邀请企业领导或知名专家担任产业学院院长,由校企教师共同成立专家委员会;完善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和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机制,切实将产业学院建成高素质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的摇篮。

    夯基础重内涵擘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蓝图

    基于“校园融合产业园、专业融合产业链、课程融合岗位群”办学路径,衡水职院产业学院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双师”师资、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协同创新平台方面拉高标准,由点到面多维立体擘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蓝图,力求快布局、快落地、快见效。

    在华为ICT产业学院,开设华为HCIA认证考试课程和鲲鹏生态应用开发课程;在瑞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设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机械构图、数控设备课程;在中铁电气化铁道运输产业学院,设置铁路信号运营基础、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维护、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检修课程。

    计算机系教师参加鲲鹏产业学院“双师”教师培训,了解了鲲鹏应用移植方法,提高了科研服务能力和“双师”素质。机电系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设立“飞机维修名师工作室”,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共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专业共建方面,通过中铁电气化铁道运输产业学院建设,“铁道供电专业群”获批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吉航(国际)航空产业学院获评河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强冀工程2023年度重点人才项目”立项单位。

    更重要的是,产业学院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协调融洽。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孙健龙认为:“在产业学院毕业生输出模式支持下,日月光能够通过产学合作培育具有国际思维格局的新员工,为公司发展积蓄了新力量。”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随着各产业学院的布局与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的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正加紧推进,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飞机维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将在交通运输学院陆续建成投用。

    在服务和引领产业发展中实现优势价值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衡水区域发展新需求,衡水职院紧紧围绕河北省12大新兴产业、衡水“3+2”市域主导产业和“9+5”县域特色产业调整专业、建设院区、输送人才,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伴随雄商高铁衡水段、石衡沧铁路建设的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框架基本成型,铁路高水平技术人才需求量庞大,铁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产业学院模式,有效推动了人才供给与区域发展紧密对接。

    同时,该校牵头并联合全市各县市区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衡水市产教融合联盟,向企业派驻了几十位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和企业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将科研写在衡水大地上”的愿景。

    而谈起产业学院的“引领”效应,亦是基于衡水地域产业特色布局而来。

    衡水市正积极打造集飞行培训、通用航空服务和航空旅游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模式。吉航(国际)航空产业学院的发展、CCAR-147培训中心建设的落地,将引领社会培训发展以及催生、衍生其他产业,成为民航人才的集散地。

    在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河北凌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芯片生产线已投产达效。此前,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嗅到”衡水职院日月光半导体产业学院布局良机并到衡水投资,让当地“无中生有”崛起了“芯”力量。无独有偶,一家从事集成电路的知名台商企业也拟在衡水投资建厂,芯片及相关产业“朋友圈”正逐步壮大。

    产业学院建设是一盘大棋,其魅力远不止于此。未来,如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设成果,将为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范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