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美育意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流转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如住宅、学校、商店、办公楼、医院等。作为一种凝固的、立体的语言,建筑成为了我们“日用而不知”的艺术与文化。它既承载着建筑者的巧思希冀,也引发人们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审美思考,继而构建出新的审美环境,深远影响社会的公共审美。学校美育可以发掘建筑的审美意蕴,使建筑艺术成为重要的审美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启智润心。

    首先,建筑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反映时代精神,观照风土人文,回应社会现象,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建筑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其整体感受上,建筑美感要素包括形态美、比例美、色彩美、材料美、空间美及功能美等多个方面。建筑是一种美的表现,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象征,如民居建筑、历史建筑、红色建筑、生态建筑等,往往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延安的大量红色建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时根据地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智慧、意志、思想和情感等内在力量的物化形式,是扎根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中西方文化碰撞形成和发展的、饱含革命记忆的宝贵资源。

    其次,城市景观艺术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由城市建筑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美,具有自然性和参与性。应用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将无序的因素组织成变化有序、层次清晰、统一协调、重点突出的环境,使人在连续的空间中行进时,感受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精神价值美,激发人的情感,进而唤醒历史文化记忆、深化审美体验。

    再其次,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是勤劳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遗产。我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多数有着悠久历史,其建筑风格和各种偶然性的布置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印迹,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如以南京、西安、北京为代表的一批古都型名城,以苏州、杭州、绍兴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型城市,以大理、喀什、拉萨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名城,以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为代表的有革命历史特色的名城等。这些名城所具有的环境整体美、区域特色美、建筑艺术美,共通融合,充分展现名城在现代条件下所升华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艺术因其蕴含的审美意蕴,用于学校美育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第一,从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建筑中体悟人类的崇高之美、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事实上,我们一般要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高度文化特色、深富艺术魅力的人居建筑环境。这也就需要我们从人类已经创造的优美环境中找到共鸣,总结艺术法则,创新艺术思维,创作建筑精品,不断丰富充实城乡建筑环境建设的知识与智慧,以促进人与环境及建筑的和谐共存。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建筑艺术教育的过程。通过建筑艺术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总体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理解人类生存之艰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好,并将这份体悟迁移到当今城市发展上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及现实挑战的关注和思考。这有助于他们未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建筑可以传递价值观,并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感化教育作用。

    建筑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反映了历史精神、社会关系和风土人文,应将其融于高校美育体系,以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历史建筑艺术的审美教育,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红色建筑则是传播革命文化、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媒介,结合建筑的风格、功用讲解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易于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和认同,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建筑因其可视性、常见性,运用建筑艺术进行美育,更易被学生接受,将建筑所寄寓的历史、文化融入日常记忆,潜移默化中汲取建筑蕴含的真善美。

    建筑艺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可居、可游、可观、可感,是宝贵而生动的美育教科书。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建筑、欣赏建筑,发挥美对心灵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留意和感受身边的建筑、家乡的建筑,发现并品鉴建筑形态、色彩、材质、光影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设计细节,提高对建筑的感知能力,并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多阅读,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资料,理解它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多观展,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建筑,提高欣赏水平;多研学旅行,欣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拓宽审美视野。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日常化地培养建筑艺术审美能力,也能引导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从而推动城市与乡村美好发展。

    第四,重视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

    学校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建设和管理,要体现美育功能。学校环境建设应体现品位高、功能强、特色明的要求,让建筑质朴庄重,让环境怡人身心,营造出具有艺术美感和教育氛围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感受到母校的独特之处,更加热爱眷恋校园,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启智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系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