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何处发力
资料图片 邵志豪,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资料图片 扫码观看回放视频
高质量教育需要高素质教师支撑,高素质教师的涌现需要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构建一个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如何自主成长为高素质教师?好老师的涌现,需要哪些方面的外部支持?
日前,本报记者与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展开深度访谈,对这些围绕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来考虑素质提升的方向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那么,“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哪些特征?
邵志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社会和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和发展追求。我想从价值观、能力、品格、知识四个角度对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特征进行概括。
第一,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尚职业,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
第二,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能力。教育理念决定了育人的方向、育人的思想和育人的目标。而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教育理念、完成教育目标。
第三,应该具备关爱学生的品格。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来考虑。
第四,应该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不断成长起来的学生,教师还应该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新人。
记者:请分析一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方向。
周增为:首先,教师要重塑知识结构。只有学习才能支撑教师对职业的理解。这种学习不仅仅是指工具性的技能和经验,这些当然需要,但是远远不够。
其次,教师要了解教育对象。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光有教书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要拥有管理者的思维。教师是学生群体的领袖,应该带有一个管理者的思路,思考如何把这个群体调动起来。
教师应当坚持“课堂第一”并开展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
记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抓不住重点怎么办?如何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周增为:首先要在课堂中收获成长。当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我在课堂当中得到了极大的成长。特别是上公开课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公开课启发了我的教学思考,使我能够积累教学经验,取得宝贵收获。希望一线教师能够多讲课、多研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其次要坚持终身学习。我在教学初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些专业知识对我的教育教学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因此,我认识到,做教师要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甚至在某些经验方面要不断否定自己,才能获得成长。
最后要在团队中成长。团队是一个大家互帮互助、友好共建的集体,教师可以和团队一起共同去创造智慧、去创新突破,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专业自觉。
邵志豪: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讲,首先要扎根课堂。课堂是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教师应当坚持课堂第一,同时开展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这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措施。
扎根课堂教学会奠定教师最早十年专业成长的基本底色。我还是新手教师的时候,在老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制定了专业成长的最小规划:一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一学期写一篇关于课堂教学的小论文。经过5年的成长,我上了10节公开课,写了10篇文章,基本上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个时候我再给自己制定的规划是一年上一节研究课,一年发表一篇文章。
其次,我们在专业成长当中要借助同伴的力量。教师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工作反思和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向同伴汲取力量,在同伴互助过程中追求专业成长。比如,传统的师徒带教制其实就组成了一个最小的师徒共同体。随着不断发展,教师还会进入基于学科教研的共同体和基于学生教育的共同体等。
区域组织和学校要主动基于教师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帮助
记者:区域在推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中是什么角色?如何发挥好这个角色?
周增为:区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教研组而言,更大的区域可能是学校;对学校而言,可能是区县的组织等。区域组织确实要帮助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级别的组织跟教师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比如,对于备课组的教师,教研组及学校就有责任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去搭建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当然,我们一般讲区域组织都是指学校之外的。作为区域的组织,我们应该主动去发现教师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来设计项目或者课题,主动把教师聚拢起来,让教师能够在一个专业的共同体里面得到成长。同时,区域组织应该帮助教师找到自我价值,让教师在一个有文化、有共同价值、有共同目标的群体当中得到发展。
记者: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希望教育相关部门给予哪些支持?
邵志豪:一是提供各级各类主题培训。教师培训是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课程支持和资源帮助的。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近年还推出了中小学教师教研平台,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线上的教育培训更依靠教师的自觉性,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加强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
二是搭设评价性平台。比如教师专业岗位职称的评定。此外,建议同时给予教师荣誉角度的认可,如市级骨干、省骨干、省学科带头人等,为教师创造更多专业成长和提升的机会,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三是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职业的宣传肯定,特别是肯定教师职业在社会服务、人才成长中的支撑性作用,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当中急需的。希望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不断提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记者: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什么建议?
周增为:很多教师对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没有从未来去考虑教师工作应该怎么做。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研究,同时要鼓励、带领更多教师参与教师职业的研究。
其次,对于当下的教师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学校还缺乏一定的思考。除了学科知识之外,学校还应该支持教师学什么?师德师风是教师要学习的第一个板块的内容。第二,教师应该学习开展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同时,学校还应该培养教师加强与同伴建立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专业自觉。
记者: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平台,学校进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要重点做好哪些事?
邵志豪: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我想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第一,核心工作是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引领。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第一要务。要把师德师风的评价作为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的第一标准。学校在按照规范设定底线以外,还应该更多地着眼于选树榜样、选树标杆,引领教师树立目标,更好地追求专业成长。
第二,做好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能抵达根本的通道,一所学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就一定要把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搭设不同的校本教研舞台。比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了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专家型教师引领课等。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的校本教研就要为教师扎根课堂研究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切磋的机会。
第三,做好专业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专业培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专业培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围绕课程改革的通识教育培训、以学科考察为主的教研培训、以继续进修为途径的专业提升培训以及与高校建立项目研究制高端学术培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