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 诗意前行
万物向阳而立,教育向美而生。近年来,坐落于深圳与惠州交界地带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亚湾附小”),矢志不渝践行“用美好的教育创造教育的美好”的办学理念,从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等维度持续发力,培养健康、自信、好学、友善的“美好少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成功实现了附近适龄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凝聚共识·培育“美好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需要大力推进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华中师大亚湾附小领导班子根据校情积极探索路径,经过一轮轮“头脑风暴”,提炼出四个字——“美好教育”。
华中师大亚湾附小的“美好教育”理念是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直接回应,是对惠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城市精神及华中师范大学“忠诚博雅、朴实坚毅”育人精神的进一步凝练和传承,是对素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延伸和拓展,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文化支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切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定下了基调。
具体而言,学校的“美好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促进师生主动、全面、个性发展;注重优质均衡,致力于让每一名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强调多元主体,致力于家校社协同共育;积极面向未来,致力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如何让学校文化融入师生血脉,化为师生发展的“精神之钙”?
建构宣传是基础。首先,确定围绕“美好教育”办学理念建立以“一训三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其次,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写入学校发展规划,达成广泛共识;再其次,通过在教室和走廊悬挂相关办学理念条幅、开展相关主题班会、拍摄反映“美好教育”理念的育人短视频、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方式,让“美好教育”理念具体生动地走进师生的心田。
活动内化是重点。在教师层面,通过宣读“誓言”、举办“做‘美好教育’代言人”等活动,强化教师对“美好教育”的认识。在学生层面,广泛开展“童心向党”歌曲比赛、“学先锋做先锋”志愿服务、“一起向未来”开学典礼、体艺节、科技节、劳动节、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加强对“美好教育”的体验。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美好教育”理念与校园活动的深度融合,学校还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美丽心灵春夏行”主题活动,主要包括“美丽心灵阳光行”“保护地球接龙行”“读书滋养心灵行”,分别从自我、自然与社会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领其享受教育的美好。
评价引导是关键。“美好教育”理念要想深入人心,离不开评价的激励和牵引。学校在教师工作评价中,不仅关注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硬性指标,还注重师生关系、教学理念、责任担当等软性指标,激励教师为学生成人成才而教、为丰盈个体生命而教。在学生评价中,不仅有常规的期末学业等级评价,还有过程分项评价,如各项竞赛表彰和“六美少年”(美心、美智、美体、美趣、美行、美言)评比,更有“文明小学生”“美德少年”等综合性评价。通过多元评价,励其所行、长其所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出彩。
守正创新·培养“美好教师”
近年来,学校秉持“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多维度发力,建强教师队伍,以“美好教师”成就“美好教育”。
搭好齐心班子。因合作办学的现实需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分设。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全面工作的作用,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引导干部教师奋进,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校长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坚持组织原则,重大事项与党支部书记先沟通再决策落实。党政志同道合,形成了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校级干部带领中层干部坚持“五项修炼”:常怀忠诚之心,把忠诚于党深植于教育;常怀仁者之心,把服务师生践行于始终;常怀公正之心,把公平正义落实于工作;常怀锐气之意,把作为担当贯彻到实际;常怀求真之意,把实事求是贯穿于创新实践,实施人性化管理,让师生倍感幸福美好。
做好示范引领。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用“分项竞优”引导教师创造美好教育生活;用“每月反馈”引导教师做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用“育人故事”带领教师积极正向关注和思考;用“同伴经验交流”启迪教师寻找“例外”解决问题;用发展性分项评价激励教师通过“小改变”带动“滚雪球”效应;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展示教师持续进步的风采。
厚植高尚师德。以“信守誓言 阳光向美”系列师德教育为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德艺双馨、求精求美”的师风。组织开展“博学雅行 大道至美”读书分享、“教师素养”分组赛、“美好教育”案例征集、讲红色经典故事等一系列活动,铸“爱生”师魂,立“敬业”师德,提“博雅”师能。
坚持培训赋能。学校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带领教师通过摩课、模课、磨课、悟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强化培训实效,学校还为不同水平、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量身定制”了专属培训计划,大力推行“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此外,学校还坚持落实“人人周周研讨”教研制度,用“上、评、研”提升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行“三级集智”备课制,每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流程、任务“六落实”,切实凝聚集体智慧,打造高质量课堂。
推进课题研究。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勤思考,根据发现的疑难问题,持续开展“用得上”的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例如,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学校发起教师作业设计比赛,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切实增强了教师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生活性、差异性、多元性、创新性。
做好精细服务。学校相信只有美好的教师才能教出美好的学生。要让教师深切感受教育的美好,学校首先不仅要帮助其在专业成长上下功夫,还要在生活中积极为其排忧解难,使其能安心、静心、舒心从教。例如,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教师解决住宿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多余、过重、过多、过剩的非教育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团建活动,让教师充分感受教育生活的美好。
“五育融合”·构建“美好课程”
课程是落实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为此,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都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而设计,致力于构建“美好课程”体系,助力“美好教育”落实落细。
课程体系美好。学校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的同时,还把体现地域特点、发展学生优势的校本课程纳入日常课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多元成长需要。此外,学校还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有机融合,建立了独特的“四维”“美好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以“身心健康”为核心的美体课程、以“完善人格”为核心的美德课程、以“宽基赋能”为核心的美智课程、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美雅课程,充分发挥了课程的系统育人功能。
课程内容美好。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心理团辅、体育、音乐、美术、文学、书法、编程等32门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报名选修。其中,沙画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目前,已有50多名学生的沙画作品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14幅沙画作品被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永久收藏,指导教师王丹萍荣获广东省首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为了进一步优化沙画课程,王丹萍去年申报课题“小学沙画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成功立项惠州市“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
课程实施美好。学校认为美好的课堂应该呈现出多样性、自主性、灵活性等特征,大力推动课程实施变革,让课程实施变得趣味盎然。如,在“我们的节日”序列课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优秀传统习俗,交流感受;在“暑假寒假生活指引”课程中,让学生按主题自主规划安排寒假生活,在自主探索中发展核心素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专项团辅、研学拓展、情景剧创编等,真正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美好。
协同共育·打造“美好生态”
学校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家庭是品德教育的主战场,社会是实践教育的大舞台。要想打造美好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近几年,华中师大亚湾附小从体制机制入手,整体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工作体系,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美好教育”生态。
组建“三个机构”。组建由书记、校长、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组成的“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家校社协调员是秘书长;组建由学校、家长、社区代表组成的“教育联盟”,协调员是联盟主要负责人,代表学校整合各方教育资源;组建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委会,协助家长学校管理,组织家校共育各项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进行家校工作沟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