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程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课程建设的质量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障。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工商学院是吉林省省属公办高等院校,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形成了以“财经”为底色,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亮色,以发展“粮食”“餐饮”为特色,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组织全体教师融入课程建设工作
吉林工商学院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师资队伍,坚持向人才队伍建设要质量。学校明确专业岗位(群)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将岗位能力、专业考核标准等要求融入课程。将科研项目、教学项目作为课程载体,将其融入教学,实现教学的项目化、模块化。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深入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难点,各专业负责人深入了解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教师备课和上课状况。同时,学校建立了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真实了解并全方位地评价任课教师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创新组织形式,明确职能定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切实帮助教师成长,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标准、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自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坚持向信息技术要质量,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组织教师建设创新型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形式,实现教学资源精品化、精细化,同时也锻炼了教师在筹备课程资源、组织课程内容架构、建设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活动交互性等方面的能力。
2022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5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研、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方式,不断推动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面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完善课程质量体系建设,实现人才全面培养的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贯彻高等教育新发展理念需要课程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的课程质量意识,将外生性的课程质量体系管理转化为内生性的教学质量文化,将外部推动转变为内部推动,使课程质量体系逐渐实现系统性、发展性、内生性、互动性。重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听取教学单位的意见建议,使教师与学校形成合力,协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求真务实,以现有基础为依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明确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和发展方向,体现自身教学特色。
2022年,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机械电子工程、审计学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共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学校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强化专业特色,建设和完善课程质量体系,推动学校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理念)贯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抓手,不断提升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学习理解,通过梳理摸查、对标目标、制定任务清单等方式,提升学校课程质量体系建设水平。紧盯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进行问题整改。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精准制定分层分类解决方案,建立课程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力度,进一步聚焦教学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将教学比赛、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成果奖建设作为带动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点”,按照“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提前筹划部署、积极动员、精心组织,认真总结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成效,梳理凝练教育教学成果。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够代表学科专业新的发展方向。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2022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实现学校在职业教育成果领域的重大突破。
举办教学创新大赛,深入挖掘和遴选优秀的教学创新案例,聚焦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创新教学设计、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环节,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以及“一链双动三步四融合”等教学新模式。参赛教师展现出了教学构思的独特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充分展现了参赛教师对教学创新的深入思考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实践基地建设步伐
学校围绕对标产业链打造高水平专业集群、创新新时期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大学生就业与实践工作、开发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课程建设水平。通过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与地方产业发展建设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真正能用于实践的知识。
2022年,学校获批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和拓展了本科教学校外实践资源。学校将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动为学生提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实践课程内容和实践教育资源,坚持产学研协作的高水平教育宗旨,深化农科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课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践环境支撑和实践智力支持。
(宋立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