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前沿阵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活用思政课教材,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前沿阵地,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中为学生厚植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是学生融入主流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科学文化以现代科学精神为内核,既包含科学的知识形态,也包括科学研究中的求是精神,还包括科学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效应。厚植科学文化素养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工具效用。

    首先,引导学生切身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弥合各民族学生之间科学文化差距的重要工具。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形成科学文化共同体,否则可能使各民族学生在科学文化方面产生鸿沟。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可以守护科学文化的多样性,但也可能因使用者之间交往受阻而形成科学文化“孤岛”。在大学校园的共居共学共事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切身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鸿沟与桥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驱力。

    其次,开展好普通话训练课以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话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架设在文化鸿沟之间,可以保障跨文化交流畅通进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者的言语活动,一般遵循相同的语音和语法规则。在会话中使用语言时,这些规则能为会话者提供内在的帮助,从而使言语感知少出差错,做到正确理解会话含义。因此,高校要开设好普通话训练选修课,以普通话等级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水平,为普通话使用不规范者提供学习反馈和改进机会,为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奠定基础。

    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厚植科学文化素养,融入主流社会。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场域,各民族只有语言相通才能互相交流、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条件薄弱地区或家庭的学生常因科学文化素养欠缺而难以融入主流社会,需要借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交流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要帮助学生厚植科学文化素养,进而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在“活用教材”中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统编教材是系统反映学科知识的教学用书,是为学生培根铸魂和启智增慧的关键载体,具有系统地传导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果的独特功能,因而教师要活用思政课教材来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有机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确保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教材建设集中体现着党和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高校要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和狠抓落实,充分利用统编教材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之上,因此要不断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

    其次,教师要研读统编教材、深入分析学情、集体备课研讨,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课统编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知识载体,蕴含着铸魂育人的独特功能和时代价值,因而教师要深入分析学情和思政工作规律,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分众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从内容广度、思想深度、知识黏度、政治高度上活用思政课教材,助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最后,通过活用思政课教材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统编教材开展教学,确保思政课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思政课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为了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教师要在创造性转化工作中做到活用教材,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文化浸润”中为学生增进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

    首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为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支撑和实践启迪。高校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职能,因而要以学理阐释或活动体验的方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范式、规范体系、价值取向等内容,强化思想认知和情感体验,进而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协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社会文化场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要在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认真吸取文化场所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珍视各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凝结而成的代表国家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价值观,注重文化上的共同性建设和认同感塑造。

    最后,挖掘史料展现中华文化格局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的过程与重大意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加以展现,从而引导各族学生切身认识“四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在“三交实践”中盘活族际共生关系

    学校各部门要常态化举办有形、有感、有效的各民族“三交”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而盘活族际共生关系。

    首先,在物质空间上,安排不同专业的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混合住宿。各类高校要正确把握各族学生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通过混合住宿来增加族际接触频次,在接触学习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彼此的差异性。

    其次,在情感体验上,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主办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族际彼此了解、拉近心理距离、形成相互认同。高校各部门要常态化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学生在空间、文化、心理等方面相互“嵌入”,切实通过共同学习生活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在思想认知上,利用学术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深度交流交融。学术活动是各族学生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学生能在参与学术研讨中达成思想共识,通过交流消除认知疑惑,这样既增进了共同性,也因差异性而创造了继续深度交往交流的空间。各民族学生只有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

    (作者单位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苏德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全国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150002]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