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传统音乐文化为载体,以师范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师范类音乐院系通过自身特色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实质性支撑的发展路径,凸显了新时代艺术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理论与实践结合引领乡村文化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音乐艺术通俗易懂、感染力强、传播范围广的优势。积极整合文化艺术资源,组织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以学校文学院万光治教授的《四川民歌采风录》为创作基础素材,结合乡村实际,排演了一系列贴近乡村实际和农民生活、感召力强的艺术作品,如《金沙江号子》《背二哥》《婚嫁歌》等,创作的重心是将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现代创作技法结合,使古老的民间音乐文化历久弥新,在新的审美视域下获得传播新动能。学院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师生走进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广元市苍溪县、南充市仪陇县、绵阳市北川县等地的田间地头,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让先进文化占领了乡村文化高地。同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积极发挥高校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形成了大量弘扬主流先进文化、宣传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普惠性、大众化乡村文化教育产品。下一步,学院将组织人力总结系统化成果,进一步发挥其在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着力培养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

    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养的主旨在于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适合乡村文化振兴的乡土人才。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必须积极推进高等院校自培人才下沉乡村振兴一线和乡村本土人才培训“二维一体”模式建设,以制度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锻造符合乡村文化振兴事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夯实乡村发展的人才基石,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积极发挥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优势,首先,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入手,完善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紧缺的师范教育类、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打造与乡村文化相关的“一流课程”,构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机制“土壤肥沃”。其次,学院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模式,推动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有计划、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本土文化建设人才相关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并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为巴蜀地区整体提升乡村文化人才艺术素养和理论修养、提高乡村现有文化人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模式,推动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科研项目与乡村文化紧密结合,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近年来,学院依托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高层次项目平台,成功立项了“藏羌彝走廊四川濒危民歌资源抢救性整理与研究”“硗碛藏族多声部音乐文化研究”“川剧音乐创作人才培养”“裕固族民歌表演人才培养”“藏羌彝戏曲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及研究项目,不仅促进了学院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了学院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充分发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四川省音乐师范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及时转化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成果,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此同时,学院植根非遗文化的广阔空间,深入研究非遗项目,吸纳非遗传承人进入学院科研团队,实现艺术成果共享,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创新,以省属重点高校的产学研实践平台切实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汪浩 李亚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