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关键问题的小学语文教研新路径探究 ——以“和美教研”为例
●“思、学、研、享”四维模式对构建小学语文教研新样态有提升作用。
□天台县天台小学 许军红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推向深水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出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给学校教研组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即从完善研修机制、健全教研组织、深化实践研究、重视教研策划、创新教研方式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大规模学校,有两个校区、71个教学班,教师平均年龄43.6岁,教师专业发展“高原反应”比较重,经验主义优先的思维方式制约着语文教研组的发展。解决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与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之间的矛盾,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关键问题。如何做好语文核心素养立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双减”背景结合,做好语文教研组建设,做好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我们思索改进突破的路径策略,提出了“和美教研”,一种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语文教研新样态。“和美教研”包括“思、学、研、享”四个过程,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提炼,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团队协作,赋能专业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和美教研”新路径的思考。
一、思——思考梳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化教学研究,学校在学年初逐级向学科组教师征集教学关键问题,包括学校语文大组、年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体的教学问题。近几年确立的关键问题有“如何做好单元整体教学”“学生悦心学语文的策略有哪些”“如何有效利用作业本改进教学”等,这些都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学生本位、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1.思要立足素养
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要立足核心素养,从文化自信、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角度出发,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思要聚焦学生
关键问题的确立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习材料、学习心理、学习起点等因素,更好地从学生立场分析和看待教学关键问题。
3.思要螺旋上升
关键问题的研究具有连续性、攀升性,要不断推进深入,才能辐射衍生。学校语文大组确立的关键问题从“统编教材的解读”到“语文要素的落实”,从“用好作业本”到“单元整组教学”,是一个滚动研究的过程。学校承办的县关键问题教学研讨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在二年级的《传统节日》和三年级的《纸的发明》《赵州桥》三节课中都有体现,这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解决的螺旋推进过程。
二、学——开拓解决关键问题的学习路径
引导教师树立“学习先行”的思想,这是转变教师理念、解决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路径,建立自学、帮学、共学的教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教师间的交流融合。
1.学有经典,完善知识结构
依托“和雅啃读坊”,引导语文教师阅读经典书籍,从教育教学著作中汲取营养,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有效改进教学行为。如阅读黄吉鸿写的《文字味道》,了解文本该如何解读;阅读于永正的遗作《我的教育故事》,感受前辈朴实真诚、谦卑感人的教育情怀;阅读《欢乐课堂》,体验让课堂充满欢乐的小妙招,从课堂文化角度思考改进学科教学。
2.学有标杆,直观引领方向
开展“一徒双师制”工程,给每位年轻教师安排两位指导教师。倡导“说给他听不如做给他看”的带徒机制,鼓励指导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直观地展现课堂教学理念和操作技术,利于年轻教师解决关键问题。
3.学有支持,借力信息技术
引导教师学习多种信息技术,使他们能借助技术手段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驱动精准课堂的构成,实现减负提质。如在学习“批注”单元时,借助互动课堂等,即时拍照上传学生在课文中写的批注,了解课堂中学生动态学情,精准地开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研——开展解决关键问题的行动研究
学校组织校级、段级、组级三级教研活动,年级组、学段、全校三级团体共同研讨,集合群体智慧,以思带研,以研促教,围绕关键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
1.研有主题,聚焦关键问题
三级教研围绕关键问题展开,特别是每学期举行的“和美课堂学术周”,教师围绕关键问题提出教学微观点,根据微观点设计教学,以思带研,以研促教,在行动研究中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如组级教研针对关键问题“如何借力作业本,助力教与学”,研讨了《四季》《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课文;段级教研针对“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研讨了课文《传统节日》。
2.研有思辨,推动深度卷入
指向关键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展示后,会有一堂主题辩课。先由执教教师根据关键问题解决思路,阐述微观点,接着听课教师与执教教师互动,进行主题辩课。多方互动,彼此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教学微观点在课中的体现,审视关键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有的还拓展思路提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法。如针对《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大家统一了对“优化识字策略”这一关键问题的思考,即识字策略的使用要基于识字内容的需要,要从识字内容出发选择并优化。
3.研有拓展,重构教学设计
主题教研的展示、辨析之后,备课组内的年轻教师会复构或创构、重构课堂教学设计,由组内教师再次演绎辨析后完善的课堂教学。如三年级某教师在执教《海滨小城》一课时,研究的关键问题是“用好作业本”,通过组内重构课堂教学设计后,她把作业本的练习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设计了预学单、课内学习单。
四、享——开展教学微论坛,分享研究成果
通过“思、学、研”三维研修后,教师逐步解决关键问题,产生了一系列微成果。学校重视推广本土化的微成果,搭建了讲书大赛、和美课堂教学微论坛、和美微课等平台以供教师分享。
1.分享读书感受
依托“和雅啃读坊”,引导教师阅读经典书籍,有效积累后可再将阅读所得在讲书大赛中分享,在争辩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在思与辩的交织中达到人、事、物的和美。最后将其运用于实践,有效改进教学行为。
2.分享教学探索
聚焦关键问题,教师制订学期研究计划,再将研究成果在每两周一次举行的和美课堂教学微论坛中向全校分享推广。如三年级组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课后习题”,其成果分享是《巧用教材习题,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语文要素》;五年级组研究“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其成果分享是《优化高段语文作业设计,让减负落地生根》;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切口小、过程实、方法精、观点新,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意义。
3.分享微课成果
此外,我们还借助学校公众号,在《和美教学微课推送》栏目分享语文教师教学微研究成果,目前已制作了几十节微课在校内推广,并建立了“云资源仓”。推广微课,提高了校外研究讨论热度,体现了名校的引领作用,实现了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思、学、研、享”四维模式的小学语文“和美教研”,在核心素养立意背景下,优化升级了“和美语文”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从追求学科教学效益到追求学科育人的教育效益;课堂学教方式发生了变化,以生为本,向学而教,真正实现了“双减”之下的“双升”——提升学生学习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要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基于学科教学提质增效。这既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过程。
“思、学、研、享”小学语文四维研修模式把教材使用、练习设计、教学设计、师生关系等教学关键问题清晰地摆在教师面前,整合了经典书籍、优秀团队、优秀课例等资源,使得语文教学中的人、事、课和美相融,从而实现了教学研究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高境界追求,实现了教师专业素养快速提升这一目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