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喻示着“学历时代”的终结
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向普及化的年代,读书,不再是为了添加用作点缀门面的“书香”,而是为了夯实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石”。
□朱建人
“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时下,“孔乙己文学”在网上传播甚广,围绕当代“孔乙己”要不要脱掉那件象征着“有身份”的长衫的评论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诸多大众媒体上,我们还能看到,毕业季来了,不少地区和学校在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动足脑筋。而有关ChatGPT可能取代N个职业的说辞,在各类媒体上持续发酵。
上述诸多信息叠加在一起,给了我一个基本的判断:以“学力”取代“学历”的时代正在以超乎预想的速度匆匆到来!疯狂了许多年的那套以“成功学”为驱动,把考上名牌大学、有高学历视作王道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将不得不为时代发展的车轮所碾压。这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
在鲁迅笔下,100年前,“身材高大”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描写意味着原本是个好劳力的孔乙己只是那个年代被科举制度毁掉的极少数“多余人”。他的在与不在,不足以影响鲁镇上长衫雇主和短衣帮们的日常生活。而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9.6%的今天,无数人还在翻着“学而优则仕”的老皇历,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白日梦,这就成了一个必须加以深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任何网络对此调侃、戏说都无济于事;任何部门对此遮掩、推诿都是自欺欺人。唯有全社会对这样的问题作出正面的深刻反思,并且竭尽全力去破解这种令人尴尬的社会矛盾,才是应有之义。
必须承认,我们的一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与时俱进地深化教育改革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方能得以解决。在这个越来越开放多元的时代里,所谓“读书无用”的缘由一定是在“读无用书”;大学生“脱不掉孔乙己的长衫”,是缘于许多人的思想被那件长衫裹得太严太久。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向普及化的年代,读书,不再是为了添加用作点缀门面的“书香”,而是为了夯实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石”。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书本也是‘做’事的工具,与锄头、斧头是一类的东西。”读书真正能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而是决定着一个人可能具备的社会价值高低的“内部状态”。
由此看来,“学历时代”的终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以培植学生生活力、学习力、创造力为标的的教育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各类教育结构与各类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就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那样:“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只要你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具备了“无可替代”的竞争力,那件“孔乙己的长衫”真的算不了什么,扔了也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