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更好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方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享受快乐、爱上音乐。
□杭州市上城区凯旋实验幼儿园 程 娟
儿童对于音乐的喜爱似乎从很小就开始了,给婴幼儿听安静舒缓的音乐能够使他们快速地安静下来。研究表明,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促进儿童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方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存在问题
幼儿阶段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是挖掘和发展其潜在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幼儿园教师主要负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美,并且通过活动表现美。然而,笔者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在很多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总是定在让幼儿学会唱歌,幼儿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的信息,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且几次跟唱过后,幼儿明显对于歌唱活动不那么感兴趣。
2.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
部分教师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千篇一律,对全班学生统一要求,没有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也没有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学习音乐的差异进行教学。
3.音乐素养较低,对于开展音乐活动缺乏底气
部分音乐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对音乐的节拍、歌曲的节奏及歌唱技巧等基础知识掌握不足,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只能进行简单教唱,对音乐欣赏、歌曲创编等方面的内容不敢去尝试,造成了很多幼儿音乐能力发展受限。
二、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策略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阶段艺术教育的要求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等等。笔者依据《纲要》要求及当下幼儿音乐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自身在小班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做法,谈谈看法。
1.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主动性
教师可尝试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播放音乐。比如,在幼儿来园和晨间锻炼时,播放轻松愉快的乐曲,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习惯有音乐的陪伴;在幼儿进餐时,可选择播放轻柔的音乐,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在幼儿游戏时,播放优美欢快的舞曲;在睡觉前,播放宁静的摇篮曲,让幼儿在温柔的气氛中进入梦乡。笔者在自身所在幼儿园进行了相关尝试,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幼儿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进餐,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情绪更愉悦、吃饭更专注、食量更大,而且在音乐的熏陶下幼儿在园情绪更愉快,对音乐的感受力也逐渐得到提高。
除了在一日活动中播放音乐,笔者还尝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体育游戏中增加音乐游戏。例如,在玩建构游戏时,播放一些比较激昂的歌曲,让幼儿分组进行搭建,音乐结束后看哪个小朋友搭得更好。这样增加了幼儿对游戏的体验感,幼儿在活动中热情高涨,对游戏有很强的好奇心。又如在体育活动中融入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教师扮演渔夫,拿一个呼啦圈当作渔网,幼儿们扮演小鱼,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曲,当唱到“快快抓住”的时候,渔夫就用渔网去套住小鱼。音乐游戏的加入让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没有人喊累,每个小朋友的参与度都很高。
2.认真考虑音乐活动的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方位入手
(1)教师认真研究活动内容,每次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平时活动中渗透学习内容,在学习一首歌唱曲目时,教师应提前在平时的音乐游戏时间里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感知音乐内容。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观察,真实地接触大自然。例如,在学习有关冬天的歌曲时,教师可利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带着幼儿到户外感受季节变化,增加幼儿对冬天的感知,然后再进行学习。把歌曲中的歌词跟现实联系起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代入感,对音乐的感知会更加深刻。
(2)音乐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化。音乐欣赏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教学形式,教师应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认真研究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时不要局限于唱歌,要增加活动的情境性,让幼儿在玩中学,使他们乐于学。活动形式要丰富,歌唱、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歌表演、音乐欣赏、舞蹈等诸多形式要带进日常教学中,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引导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们开阔视野,积累音乐语汇,享受过程,更加愉悦,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
例如在学习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时,笔者先以邀请小客人的方式请出小鱼,让幼儿观察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再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小鱼形象,然后引出相应的歌词。幼儿在第一遍清唱时,笔者用小鱼的玩偶模拟现实中鱼儿游动的形态,用生动形象的演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当幼儿跟唱几遍后,再运用游戏的方式,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进入学习歌曲的情境,并且在一遍又一遍的游戏中熟练掌握歌曲。
在音乐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有着三重身份:一是以旁观者身份帮助幼儿,满足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要求;二是以参与者身份和幼儿尽情游戏;三是以组织参与者身份设计幼儿的音乐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约束的环境下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3.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对幼儿的回应给予正确、合理地引导
教师对每项活动都应先设定活动目标,而活动目标的制定应该在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要符合每个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要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机械的跟唱模式,在活动中减少指令性话语。幼儿的想法是丰富多样的,在活动环节中要最大限度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创设好每个环节,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幼儿表现自己。对于幼儿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他们的每次回应都应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当然这些也可以依托于多媒体教学来开展。
小班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这种教学形式特别适用于音乐欣赏活动。如笔者在设计《爱我你就抱抱我》这一音乐欣赏活动时,在活动开始部分安排播放音乐的前奏,让幼儿感受音乐,体验“爱”的情感。接着出示一张宝宝的照片,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来,然后引出问题“你们觉得小宝宝说了什么”,让幼儿都能自由地表达。完整欣赏音乐时,我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发现每个幼儿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当问题“听了这首歌曲你感觉怎么样”提出后,幼儿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开心”。随后继续提出问题“这首歌听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或许是小班幼儿年龄小的缘故,记忆力还比较有限,一下子答不上。我就试着哼唱歌曲的主旋律,并加以动作提示。由于是近距离清唱,幼儿倾听得比较认真,能准确地说出“快快的”。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愉快,所以幼儿的表达很流畅,活动的效果也很不错。
4.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家长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指导家长在家庭活动中适当播放一些音乐,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教师可以在班级群内分享一些适合亲子一起来玩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让幼儿既可以感受亲子间相处的愉快,又能感受音乐活动的魅力。
音乐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教师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爱上音乐,在活动中要多给幼儿自主表达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创造快乐,真正享受快乐、爱上音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